宪法学讲义

宪法学讲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林来梵
出品人:
页数:450
译者:
出版时间:2018-9
价格:79.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2511380
丛书系列:法学精义
图书标签:
  • 法学
  • 宪法学
  • 宪法
  • 林来梵
  • 法律
  • 专业阅读
  • 中国
  • 规范宪法学
  • 宪法学
  • 法学
  • 法律
  • 宪法
  • 教材
  • 讲义
  • 政治
  • 理论
  • 法理学
  • 中国宪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原为林来梵教授讲授本科“宪法学”(国家精品课程)的全套课堂讲义实录,是近年来我国书肆中为畅销的宪法学读物之一,有书评誉之为“宪法学教科书中的典范”。

全书基于“规范宪法学”的独特方法,对宪法学的内容进行了体系化的阐述,间中不时针对国内各种宪法学理论做批判性的学术分析,并就一些具有争议性的议题提出了个人独特的学术见解。书中的语言表述也保留了课堂讲授的原有风格,深入浅出,寓庄于谐,颇有“临场感”。

此度第三版以2018年修宪为契机,对原书的内容做了较大的修订和发展。

作者简介

林来梵,法学博士,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法学院公法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精品课程《宪法学》课程主持人,并任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主要研究宪法学理论、人权规范理论等领域,兼涉法理学、比较法学的部分领域,被认为是我国“规范宪法学”的代表性学者;代表著有《中国的主权、代表与选举》(日文版)、《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规范宪法学的一种前言》、《宪法学讲义》、《宪法审查的原理与技术》(编)、《剩余的断想》、《文人法学》等。

目录信息

绪论1
一、 学科名称: “宪法”还是“宪法学”?13
二、 宪法学的研究对象14
三、 宪法学的学科体系20
四、 宪法学的研究方法26
第一编宪法总论31
第一章宪法的概念与本质35
一、 宪法的多义性36
二、 一个有争议的概念: 宪政44
三、 宪法的属性: 宪法是“公法”吗?50
四、 宪法的地位: 宪法是母法吗?51
五、 宪法的本质: 宪法究竟是什么?58
第二章宪法的分类与结构63
一、 宪法的分类64
(一) 传统的分类学说65
(二) 现代的宪法分类68
二、 宪法的结构71
(一) 宪法存在形式的结构: 宪法渊源71
(二) 宪法典的一般结构82
(三) 宪法规范及其结构88
第三章宪法的制定与修改95
一、 宪法的制定96
(一) 有关宪法制定的理论: 宪法制定权力论96
(二) 宪法制定的历史掠影105
二、 宪法的修改116
(一) 概述116
(二) 宪法修改的界限118
(三) 宪法修改的形式120
(四) 宪法修改的程序124
详目宪法学讲义(第三版)第四章宪法的解释与运用127
一、 宪法解释的含义128
二、 宪法解释的功能142
三、 宪法解释的类型与方法142
四、 宪法解释的原则147
五、 宪法解释与宪法运用149
(一) 何谓宪法运用?149
(二) 宪法解释和宪法运用的关系150
(三) 宪法司法适用的条件151
六、 我国的宪法解释与宪法运用152
(一) 我国的宪法解释152
(二) 我国的宪法运用154
第二编国家组织159
第五章国家的诸观念163
一、 关于国家的本质164
二、 几种经典的国家观165
(一) 政治学的国家观165
(二) 哲学的国家观167
(三) 近代政治哲学的国家观167
(四) 社会学的国家观170
(五) 政治经济学的国家观171
(六) 法学的国家观173
三、 中国的国家观177
(一) 中国古代的国家观177
(二) 中国近代的国家观180
(三) 当今中国人国家观的窘境181
四、 当今中国人国家观之反思: 宪法学的立场183
(一) 法学国家观极为不足183
(二) 阶级国家论忽视了正当性要素184
(三) 国家统合的原理: 国家三要素说的盲点188
五、 国家的目的193
第六章国家类型学: 国体与政体197
一、 国家类型学的源流198
(一) 政治哲学的经典分类199
(二) 一般国家学的经典分类201
(三) 法学的经典分类202
二、 从国体到国家性质205
(一) 国家性质与国家本质205
(二) 国体概念的源流205
(三) 我国现行宪法中的国体条款206
三、 从政体到国家形态215
(一) 国家权力组织形态216
(二) 国家结合形态225
(三) 国家象征形态233
第七章国家机构原理235
一、 国家机构的基础理论237
(一) 国家机构的定义237
(二) 国家机构的原理238
二、 民主集中制的理论基础: 国家组织的基本原理252
(一) 主权原理与代表制原理252
(二) 党的领导与国家机构的关系260
第八章国家机构体系265
一、 国家机构的宪法地位266
二、 各机关概况267
(一)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69
(二) 国家主席273
(三) 国务院276
(四) 中央军事委员会277
(五) 地方各级人大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278
(六)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279
(七) 监察委员会279
(八)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282
三、 各机关之间的关系: 案例分析283
第三编基本权利291
第九章基本权利及其类型295
一、 宪法与基本权利296
(一) 基本权利的内涵296
(二) 基本权利的(基本)性质302
(三) 基本权利的享有主体306
二、 基本权利的类型314
(一) 学理分类314
(二) 解释学意义上的分类328
第十章基本权利的保障及其规范效力335
一、 基本权利的保障与限制336
(一) 基本权利的保障336
(二) 基本权利的限制344
二、 人权规范的效力范围360
(一) 传统上: 无效力原理361
(二) 现代宪法下: 有效力原理363
(三) 中国的问题367
第十一章基本权利各论369
一、 平等权371
(一) 如何理解平等权?376
(二) 两种“平等”原理379
(三) 法律适用上的平等与法律内容上的平等383
(四) 平等与合理差别385
(五) 案例分析388
二、 政治权利392
三、 精神·文化活动的自由395
(一) 精神·文化活动自由概述395
(二) 我国精神自由的保护状况397
(三) 案例分析399
四、 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407
(一)人身自由407
(二) 人格尊严410
五、 社会经济权利413
(一) 社会经济权利的类别413
(二) 私有财产权414
(三) 生存权415
(四) 受教育权417
六、 获得权利救济的权利420
(一) 裁判请求权420
(二) 权利救济型的监督权421
第四编宪法保障425
第十二章宪法实施与合宪性审查425
一、 宪法的实施426
(一) 有关宪法实施427
(二) 中国转型期宪法的实施形态428
二、 宪法的保障431
(一) 宪法保障之概述431
(二) 合宪性审查: 最重要的宪法保障制度433
(三) 我国的合宪性审查制度448
附录457
一、 法科初学者《宪法学》课程精选推荐书目458
二、 《宪法学》课程进阶学习推荐书目459
(一) 相关学科基础部分459
(二) 有关宪法学基础部分460
(三) 有关国家组织部分461
(四) 有关基本权利部分461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3次读书小记 开始读《宪法学讲义》第二版,细想一下,已经十年没有认真看宪法书了。这是林来梵教授给本科生授课录音整理而成,第一版出版于2011年,读着文字就想起了林教授讲座时的音容。惋惜的是,没有早出版几年,2000年我上第一堂宪法课时,没有什么书可读,要是那时候就能...  

评分

1、规范宪法学的特色是“带着规范的镣铐跳舞”。法解释绝非随意地进行。如果不戴镣铐,谁都能跳;而带着镣铐跳出水平,便是学问了。P105 2、事实和价值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无法从事实命题中推断出规范性命题。但这是中国人思维的一种重要倾向。P167 3、宪法不调整没有国...  

评分

评分

开篇大师风范,不断出现“鄙人”透露出大牛风采。提到宪法学是”治国平天下“的学科、有担当的大学得要开设的学科,让我有了对宪法学的好感。 期间让我更加了解到了“权利”和“自由”的区别。另外,“国家统合”也使我找到了继续向微博公知讨教的话题。 书中“接受不可改变的...  

用户评价

评分

已下单,未读,见证历史

评分

小心翼翼,欲言又止的林来梵老师。 强调宪法的规范性和宪法教义学属性。 总体来说给我带来的震撼不如张千帆老师那本《宪法学讲义》。 但是不失为上佳之作。

评分

除了张千帆老师这样的猛人,我们国家或许更需要林来梵老师这样老成谋国的人。

评分

如果这本书的内容都可以忘记的话,那么以下几点请千万不要忘记,第一,宪法者,限权之法也。第二,限权的价值目标,是为了保护人民的基本尊严与基本权力。第三,宪法,既应是镇国之法宝,又应是人民之甲胄,为公权力之所谋,又为人民所用。第四,放眼当今之中国,社会思潮与价值秩序的大激荡时代即将到来,人的价值观,国家看法,国家前途,更加良善的政治体制的争论。争论需要准据,也需要结晶,为此需要宪法学隆重出场。

评分

如果这本书的内容都可以忘记的话,那么以下几点请千万不要忘记,第一,宪法者,限权之法也。第二,限权的价值目标,是为了保护人民的基本尊严与基本权力。第三,宪法,既应是镇国之法宝,又应是人民之甲胄,为公权力之所谋,又为人民所用。第四,放眼当今之中国,社会思潮与价值秩序的大激荡时代即将到来,人的价值观,国家看法,国家前途,更加良善的政治体制的争论。争论需要准据,也需要结晶,为此需要宪法学隆重出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