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发表于2025-02-16
坛经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读完这本经,觉得佛学其实是一种非常高级的自我催眠术。不要理解为这是对佛学真理的贬低。不应当用正确还是错误去评判一种真理,而应当在这一意义上来评价真理的价值:它在何种程度上有利于人的自我拯救与提高——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尼采的真理与佛教的真理都具有很高的价值,虽然前者强烈反对后者。如何自我催眠?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不要试图从外界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应当从根上、也就是从自己内心解决问题,正像古希腊人说的“人不是受到事物的困扰,而是受到自己对事物的看法的困扰”。如何解决内心的问题,就是两个字“破执”,没有任何功利心却更加能够勇敢地去行动,理解了这一个悖谬,你也就离成佛不远了。
评分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没意智
评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自性之佛才是真佛。
评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全书精髓,我所领悟到的就是“不二法门”。世上本没有那么多的矛盾抵牾,更多的是并行不悖,存而不论。人不能被抽象出来的二元对立概念绑架了对真实世界的感知,陷入无尽的斗争之中去。 Never go into a war, especially with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to survive.
评分1、在第13节慧能宣称定慧体一不二,定是慧体,而慧是定用。这一节的佛教教义无疑是认为凡人皆有佛性,只要人能做到内求于心,不为外惑,便能达到顿悟。就定是本性的运作和修习而言,定和慧是一回事。因此,慧能力主定在于慧,慧寓于定。他断言两者并非其中之一导致另一个,只要心口均善,内外一种,则定与慧便合而为一。2、第14节慧能着重对修习,即执着于达到本心进行了批判。本心要求摆脱执着,专注于无差别的境界,从而领会万物归一,即万物本性无有差别,修习本性上升到这一境界便是一行三昧,即悟解到法界一相的虚静境界。但这种境界并非像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样只是排除心中杂念、面壁坐禅。这样做只是摆脱自心的感觉,而这和只要心摆脱万物获得自由便畅通无碍之道实相殊异。3、不为心中之念所扰是为无念,无念方可悟到本性、菩提。
丁福保,(1874~1952)字仲祜,号畴隐。近代藏书家、书目专家,著名佛教居士。丁福保学通经史,兼通算学、医学、日文,中年后归心佛教,用十年之功编成《佛学大辞典》,是中国第一部新式的大型佛学辞典。风行学界七十年,至今仍是重要的佛学工具书。
丁福保为著名佛教居士,以弘扬佛法、流通佛经为志,并修证有成。丁福保有感于佛教经典文字艰涩,于初学者不易了解,虽然历来缁素大德多有注疏解说,而古人注疏多重于判教科文,谈玄说妙,这都不是初机学佛的人所能领会的。因此,他选择了一些卷数较少的经典,依照汉儒训诂的方式,逐字逐句地解释;这种解释,没有繁琐的科文,也没有谈玄说妙的玄理,详略适中,一切以初学者所需为原则而名之曰“笺注”,使初读佛经的人容易入门。 著名学者和居士陈兵教授说现有的各种《坛经》注释中,“丁福保先生的《六祖坛经笺注》是内容最为丰富、征引最为广泛、解说相当全面、理解较为可靠的一种”。
【作者简介】姚卫群,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佛教与道教教研室主任,北大佛教研究中心主任。 《坛经》是中国佛典中罕见的被称为“经”的文献。就其思想内容和历史作用而言,它在佛教史上也确实有不少佛教“经”所具有的地位。《坛经》产生于中国,影响也主要在中国,与中国文...
评分达摩衣钵传到五祖,出现了神秀和惠能两个高足,如果选择神秀,可能衣钵依然在小范围传播,没有了后来禅宗的大放异彩。惠能出身卑微,父亲早逝,流落岭南,卖柴为生,主要还不识字。遇见五祖时,师徒互相试探了一下,五祖说,你这个南蛮猴子,凭什么修佛呢。惠能说,人虽有南北...
评分汉地和尚摩诃耶那说他奉吐蕃圣赞普的召命到拉萨传扬佛法。不得不说他在当时小有成就,让当时的印藏佛教界引起了注意,可他却被印度论师和藏地的留学僧人贬为离经叛道的和尚。 应圣赞普之命,印度论师莲花戒在藏地著作了“修行次第”。修行次第第一篇里简短的开示了没有智慧的禅...
评分后来我才明白 禅宗和存在主义的内核竟出奇一致 这一世不过是赤条条来赤条条去 在人世染一遭 当真是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022.3.9 又突然明白鲁智深征方腊后的顿悟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
坛经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