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福保为著名佛教居士,以弘扬佛法、流通佛经为志,并修证有成。丁福保有感于佛教经典文字艰涩,于初学者不易了解,虽然历来缁素大德多有注疏解说,而古人注疏多重于判教科文,谈玄说妙,这都不是初机学佛的人所能领会的。因此,他选择了一些卷数较少的经典,依照汉儒训诂的方式,逐字逐句地解释;这种解释,没有繁琐的科文,也没有谈玄说妙的玄理,详略适中,一切以初学者所需为原则而名之曰“笺注”,使初读佛经的人容易入门。 著名学者和居士陈兵教授说现有的各种《坛经》注释中,“丁福保先生的《六祖坛经笺注》是内容最为丰富、征引最为广泛、解说相当全面、理解较为可靠的一种”。
丁福保,(1874~1952)字仲祜,号畴隐。近代藏书家、书目专家,著名佛教居士。丁福保学通经史,兼通算学、医学、日文,中年后归心佛教,用十年之功编成《佛学大辞典》,是中国第一部新式的大型佛学辞典。风行学界七十年,至今仍是重要的佛学工具书。
要想搞懂《坛经》的思想,还是要有一些佛学知识基础,善佛教这个网站算是佛学的科普网站,里面有很多详细的佛学知识,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专门到那里去查询一下!总结一下: 佛教经典分为经、律、论三藏。弟子们将佛陀一生的言行录收藏整理成“经藏”,将佛陀制订的戒条收集整理...
评分 评分汉地和尚摩诃耶那说他奉吐蕃圣赞普的召命到拉萨传扬佛法。不得不说他在当时小有成就,让当时的印藏佛教界引起了注意,可他却被印度论师和藏地的留学僧人贬为离经叛道的和尚。 应圣赞普之命,印度论师莲花戒在藏地著作了“修行次第”。修行次第第一篇里简短的开示了没有智慧的禅...
评分达摩衣钵传到五祖,出现了神秀和惠能两个高足,如果选择神秀,可能衣钵依然在小范围传播,没有了后来禅宗的大放异彩。惠能出身卑微,父亲早逝,流落岭南,卖柴为生,主要还不识字。遇见五祖时,师徒互相试探了一下,五祖说,你这个南蛮猴子,凭什么修佛呢。惠能说,人虽有南北...
到了这个时候还不读经,则慧根太差
评分搭配王德峰教授的视频课程(B站有)看完的,书中一些注释不太好懂,还需慢慢消化。
评分重读,发现好多细节没看过。
评分前言挺好,但没有丁福保所作序及《笺经杂记》。丁福保在《笺经杂记》中将《坛经》中部分说法与儒、道两家比拟,其中颇有相通之处。另观神会振兴南宗事,可知历来需借重权力。
评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