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新教與自然科學的興起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宗教 科學史 哲學 神學 曆史 張蔔天 科學 科哲
發表於2025-02-22
聖經、新教與自然科學的興起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新教衛道士麵對失語狀態的垂死掙紮。
評分迴去要寫長評。看到最後發現作者說“我直到修訂最後一章的時候纔看到the word of God and language of man,這本書的討論比我詳細”哈哈哈哈
評分徹頭徹尾的新知,讀起來十分愉快。 (譯者在總序中對中國科學史研究現狀的評價十分準確、中肯。)
評分這本也不行。
評分我喜歡,我覺得這纔是我心中的自然哲學嘛。作者的特色是像叔本華一樣精準地大量引用來佐證自己的觀點,他引用瞭好多超級有趣的自然哲學探索。觀點上嘛其實他的意思就是從前人們都對聖經的文本進行各種抒情和想象,但是新教改革後就變成瞭僅討論文本的字麵意思。宗教不在於內心多麼自我感動(以奧古斯丁為代錶),而是努力探索外部世界。因為本來內心的虔敬是對世界的一種統治,人們認為自己已經完全認識世界瞭,但是新教改革打破瞭這種完備(這部分寫得特好,150頁前後的樣子),所以人們纔去尋求一種新的統治世界的方法,那就是科學探索。也提到瞭那會兒的“科學”其實隻是對聖經的“釋經學”,與上述曆程之後産生的現代科學是完全不同的。這書的立場和那本《西方神秘學指津》完全相反,這書扔進曆史垃圾堆的恰是那書扒拉齣來擦擦灰的。挺好玩的。
彼得·哈裏森,牛津大學前任Andreas Idreos科學與宗教教授,目前為昆士蘭大學歐洲著述史中心研究教授和主任。他是2011年在愛丁堡大學舉行的吉福德講演的主講人,也是牛津大學伊安·拉姆齊中心的高級研究會員。著有《科學與宗教的領地》《人的墮落與科學的基礎》《劍橋科學與宗教指南》。編有《與自然角力:從預兆到科學》。等。
張蔔天,清華大學科學史係副教授,國內傑齣的中青年翻譯傢,譯有圖書40餘部,譯文質量獲得讀者一緻好評。
理解科學與宗教的關係對於深入理解西方近代科學的興起或科學革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彼得·哈裏森是目前研究科學與宗教關係的頂尖學者,在這本書中,他考察瞭聖經在自然科學的興起過程中所起的作用,顯示瞭聖經的內容,尤其是它被詮釋的方式,對公元3世紀到17世紀的自然觀産生瞭深遠的影響。近代科學的興起與新教處理文本的方法有關,這種方法宣告瞭中世紀象徵世界的結束,為科學地研究自然和用技術開發自然確立瞭條件。
最初激励我写这本书的问题是为什么现代科学始于17世纪的西欧。当然,各种形式的科学技术活动一直是不同文化和不同时期的典型特征。常有人指出,在17世纪的科学革命之前,中国在技术上比西欧更先进。中世纪的伊斯兰文明也产生了高级而精致的科学文化。但正是在17世纪的欧洲发生...
評分最初激励我写这本书的问题是为什么现代科学始于17世纪的西欧。当然,各种形式的科学技术活动一直是不同文化和不同时期的典型特征。常有人指出,在17世纪的科学革命之前,中国在技术上比西欧更先进。中世纪的伊斯兰文明也产生了高级而精致的科学文化。但正是在17世纪的欧洲发生...
評分 評分最初激励我写这本书的问题是为什么现代科学始于17世纪的西欧。当然,各种形式的科学技术活动一直是不同文化和不同时期的典型特征。常有人指出,在17世纪的科学革命之前,中国在技术上比西欧更先进。中世纪的伊斯兰文明也产生了高级而精致的科学文化。但正是在17世纪的欧洲发生...
評分阅读最大的喜悦是,一边阅读,一边在生活的其他时候思考,而慢慢地,自己的猜想和推论却在之后的某个章节与作者悄然相合。 如果说《现代性的神学起源》是从唯名论的角度,系统的考察了“神-人”思想的发展脉络,以神的“退出“为主要结论解释现代性的起源,那么《圣经、新教与...
聖經、新教與自然科學的興起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