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史寫作中的現代性問題

文學史寫作中的現代性問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李楊,湖南長沙人。北京大學中文係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專著有《抗爭宿命之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1942—1976)研究》《50—70年代中國文學經典再解讀》《文學史寫作中的現代性問題》《光暈——文化政治視域中的延安文藝》(即齣)等。編著有《讀電影——經典藝術電影》《讀電影——最新藝術電影》《深圳新文學大係》等。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李楊
出品人:
頁數:395
译者:
出版時間:2018-10
價格:7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295441
叢書系列:培文書係·文學與當代史叢書
圖書標籤:
  • 文學史 
  • 李楊 
  • 文學 
  • 現代性 
  • 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 
  • 文學研究 
  • 文藝理論 
  • 當代文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跳齣“重寫文學史”的怪圈,將文學史問題置於“知識考古/譜係學”的視域,其關注重心不是“曆史本身”,而是構造“曆史本身”的解釋、工具和方法。通過探詢各種以“文學”或“文學史”為名的話語之所以産生的條件,追問我們的文學史寫作是在哪些潛在的框架中展開的。

正如作者在闡述中不僅僅藉助瞭文學領域的知識資源,還廣泛涉及文化史和當代哲學,這本書的啓發意義也不限於文學專業,而是對理解普遍的人文學科的現代建製都有幫助。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导论 “知识考古/谱系学”视阈中的文学史问题 “文学史”乃至构成“文学史”的“文学”与“历史”都是“现代”以后才出现的概念 第一节 从“重写文学史”到“知识考古学”与“知识谱系学” “把被颠倒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 其实“重写文学史”并不仅仅是80年代的文学史问题。...

評分

导论把文学作为一种知识加以反思,第一讲是对文学史从历史学科中承接的史观加以反思,第二讲是将现代文学制度与现代民族国家作为相互生产的两个方面加以反思。(今天晚上我有点理屈词穷……)第三讲讨论历史观及其断代,第四讲讲现代性。第五讲让几个自然化了的词现出原形,第...  

評分

导论:知识考古/谱系学视域中的文学史问题 第一节:从重写文学史到知识考古学、知识谱系学 这本书研究的是“文学史写作”,运用知识考古学/谱系学的方法,揭示“文学史”甚至“文学”和“历史”这些现代性概念的建构性,讨论“文学史”是如何被不断重写的。知识考古学对“知识...  

評分

《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笔记 导论:知识考古/谱系学视域中的文学史问题 文学史作为一种“确凿”的权威知识(学科基石)——90年代后,对人文学科的现代性进行反思:文学史本身作为“现代性装置”成为被质疑的对象——现代性理论视域下,讨论“文学史的问题”:把“文学史...  

評分

导论把文学作为一种知识加以反思,第一讲是对文学史从历史学科中承接的史观加以反思,第二讲是将现代文学制度与现代民族国家作为相互生产的两个方面加以反思。(今天晚上我有点理屈词穷……)第三讲讨论历史观及其断代,第四讲讲现代性。第五讲让几个自然化了的词现出原形,第...  

用戶評價

评分

我導太牛瞭!一邊看一邊發齣拜服!就像在聽他上課那樣,不過也可能本來就是課程講法整理過來的。正在看的前半段真是根本停不下來!從一開始的“曆史”這個曆史開始解構,真是太符閤我的興趣點瞭!後悔讀書時沒多探討探討這些方麵的話題…看完還是得做個筆記整理一下,顛覆性一如既往的強,信息量太大瞭。作為一個太有思想、太有顛覆、創造力的老師,他的唯一問題真的是“懶”…多寫幾本書不行嗎…寫旅遊書也行啊……‖3.22【更】引一句“認識罪惡産生的機智比核實罪惡更能避免罪惡的再生。人文學者跟在民眾的背後揮舞起道德批評的旗幟,不能不說是人文學者的失職。”;接近三個月,總算看完瞭,其間齣現的震撼、撕裂、顛覆讓我第一次最近距離地體會瞭思想的力量。嘆為觀止,朝聞道!

评分

披現當代的皮,乾思想史的活,分析得清楚明瞭,北大現當代真是齣妙人。稍顯苛責地說,其實福柯的考古學/譜係學作為邏輯起點是應該推敲一番的

评分

重新審視作為自明判斷的過去,替代瞭理性判斷的道德控訴是否那麼真實有力?

评分

宏觀框架與細部論述皆能令人心摺!在“知識考古/譜係學”的視閾下處理文學史問題,可謂是雄心勃勃,具體涉及到“曆史/製度/反文學史/中國性/現代性/文學性/個人性/日常生活/中國問題/中國方法”時,也創見層現。 福柯在將對象曆史化的同時始終不忘記將自己曆史化。他一再反對把自己變成“福柯主義”。他反復強調:“我在某一特定領域工作,我並不創造一種普遍的關於這個世界的理論。”(《權力的眼睛》頁33)如果我們記住瞭福柯的提醒,如果我們能夠將福柯曆史化,並進而將我們對福柯的理解曆史化,我相信我們能夠理解福柯的意義,也將因此理解我們自己的工作。(390) 無論作為學術史還是個人生命史的一個部分,維持本書的原貌都比改寫或“補救”更有意義,這樣可以保留原有思路的運行軌跡及其所針對的問題情境。(18版後記)

评分

把知識考古學和知識譜係學運用得淋灕盡緻(重審建構,解構一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