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年11月28日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小说家、剧作家、传记作家、诗人,代表作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昨日的世界》《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象棋的故事》等。1934年,维也纳事件之后,先后流亡英国、巴西、美国。1940年,茨威 格再次前往巴西,并于次年写下了《巴西:未来之国》。1942年,欧洲常年战争的局面及多年的流亡生活让他失去希望,2月22日,与妻子在巴西佩德罗波利斯双双自杀。
樊星,北京大学西葡语系葡萄牙语专业助理教授,巴西文学研究者、译者,巴西坎皮纳斯州立大学文学博士。目前主要致力于巴西作家若热·亚马多与格拉西里亚诺·拉莫斯的研究与译介工作。主要译著有《奇迹之篷》《金卡斯的两次死亡》《巴西:未来之国》等。
他在流亡之地见到了未来与希望
告别《昨日的世界》,茨威格发现了他的乌托邦与理想国
一代德语文学巨匠的巴西传奇
寄托着一个理想主义者绝望前的天真与热忱
◎ 编辑推荐
☆ 茨威格选择了巴西这个“未来之国”,作为自己人生的终点站
“我对这个国家的热爱与日俱增,在与我操同一种语言的世 界沉沦以及我的精神故乡欧洲自我毁灭之后,除了这里,我不愿在任何地方重新立身。”茨威格在遗书中这样形容巴西对他的意义。欧洲的战乱让他被迫开始流亡生涯,处处失望的他,在这里找到了灵魂的暂栖之地。
☆ 一部真正的杰作,一部了解巴西的百科全书
“它细致、精确,是一位懂得在此观察、感受、生活的人写成的。这本书里既有专业的研究,对数据的引用,也有一位可敬学者的感性观察。它是一本专著,亦是一本巴西历史的教科书。”除了足球与狂欢节,巴西是一片拥有更多值得了解的美好事物的奇幻之地。
☆ 八种版本,不断再版,极受欢迎的“巴西画卷”
本书由巴西葡语版直接译出,对照德语版精心校对,力图还原彼时茨威格眼中的巴西风貌。
☆ 时隔多年,巴西是否成了永远的“未来之国”
“未来之国”的“未来”,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是茨威格在巴西见到的巴西人民面对分歧与差异时“和平”的过渡方式。茨威格在巴西见到的种族平等、融合的局面,让他发现了“人类文明的全部希望”。这里的“未来”,不指经济、科技,而是指在解决差异时,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
◎ 内容简介
《巴西:未来之国》可以看作是茨威格为巴西写的一部传记,是茨威格第二次前往巴西时创作的一部全面介绍这个国家的作品。前半部分从历史、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展示了巴西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后半部分则以城市为单位,介绍了巴西不同的城市特色。书中寄托了茨威格对人类文明的全部希望,时至今日,仍是了解巴西不可不读的书籍之一。
◎ 名人推荐
茨威格是一个“灵魂的猎者”。
—— 罗曼·罗兰
茨威格具有把历史时刻和人物形象,从心理学上和艺术手法上描写得栩栩如生的天赋。
—— 托马斯·曼
茨威格驾驭语言至为纯熟,他善于表达一个对象,使得它的zuì精致的细枝末节都变得形象鲜明具体。
——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这是所有写巴西的著作中最著名的一部。
—— 巴西作家 阿尔贝托·迪内斯
巴西为什么能够成为未来之国 单纯的现代化单调无味,一味的落后则令人不适。 贫穷的城市充满悲伤,奢侈的地方又过于乏味。 巴西为什么能够成为未来之国 我的想法,环境优美,政治开明,经济富裕,文化多元。 一、环境优美 巴西,是一个自然风光秀丽的国家。巴西,占有南美洲面...
评分巴西为什么能够成为未来之国 单纯的现代化单调无味,一味的落后则令人不适。 贫穷的城市充满悲伤,奢侈的地方又过于乏味。 巴西为什么能够成为未来之国 我的想法,环境优美,政治开明,经济富裕,文化多元。 一、环境优美 巴西,是一个自然风光秀丽的国家。巴西,占有南美洲面...
评分这是一本译者水平很高的好书。Zweig是我学习德语的一个原因,却总也不能精益求精。买这本书是心中打鼓,见惯了市面上太多的翻译,良莠不齐。深知如果这本书译得不好将极大影响Zweig中译本质量,毕竟张玉书的Zweig全集译得非常好。惊喜的是,这本书语言流畅,译者有相当的语言功...
评分严杰夫 “在我自觉自愿、完全清醒地与人生诀别之前,还有最后一项任务亟需我去履行,那就是衷心感谢这个奇妙的国度——巴西,她如此友善、好客地给我和我的工作以憩息的场所……与我操同一种语言的世界对我来说业已沉沦,我的精神故乡欧罗巴亦已自我毁灭,从此以后我更愿意在...
评分社会和经济这两章完全满分,文化一般,后面的游记由于没去过读完后就几乎失去了印象,只记得质朴和狂热了。巴西从被发现到被殖民、再到独立的过程让人心潮澎湃,历史的进程就在眼前滚动。航海、流放与基督徒的进入是第一步,此后则靠着其资源开发,其中多少人参与其中,也就注定其构成的复杂,同时同一片土地和同一个敌人带来了认同,从而形成了一个国家。各种城市的确立很有意思,而且令人没想到的是当地的土著群体竟然不存在任何文化!茨威格的描写让人看到了一个已经过去的时代的巴西,那样生动而形象,不禁想到若是画家们不逝,一定也能绘出不同的风景(想看塞尚和马蒂斯笔下的巴西啊)。生活中接触历史的机会很好,能够从书中瞥见在目前已是满足的了。P.S.觉得没必要有第一篇序言,大家都知道文学作品中一定会有主观色彩,纯粹的客观是不可能。
评分【藏书阁打卡】茨威格写给巴西的情诗,描绘了一个理想国最好的样子。不过也刷新以前的认知,除了足球和咖啡,还有很多比较重要的资源。本书对巴西的人文,地理环境,经济等方面介绍的比较细致。对于巴西的种族包容性也大大赞赏,即使《上帝之城》所描述的里约热内卢贫民窟也是看到其比较温暖美好的一面。后来get到茨威格当时所处的时代,对欧洲文明的绝望,也是他把全部希望都聚集在这个生命终点的理性国上。所以说是“未来”之国,对于本书的时效性,没去过巴西的人(比如我),还是很科普的。 尽管巴西属于自己的历史比较短暂,但这个民族的不断融合和同化,很多东西都在改变,时光改变不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最本质的是不变的----气候,风光,土壤和可爱的民众~
评分【藏书阁打卡】茨威格写给巴西的情诗,描绘了一个理想国最好的样子。不过也刷新以前的认知,除了足球和咖啡,还有很多比较重要的资源。本书对巴西的人文,地理环境,经济等方面介绍的比较细致。对于巴西的种族包容性也大大赞赏,即使《上帝之城》所描述的里约热内卢贫民窟也是看到其比较温暖美好的一面。后来get到茨威格当时所处的时代,对欧洲文明的绝望,也是他把全部希望都聚集在这个生命终点的理性国上。所以说是“未来”之国,对于本书的时效性,没去过巴西的人(比如我),还是很科普的。 尽管巴西属于自己的历史比较短暂,但这个民族的不断融合和同化,很多东西都在改变,时光改变不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最本质的是不变的----气候,风光,土壤和可爱的民众~
评分巴西是文学巨匠茨威格的魂归之所,但是在本书之中可以看出茨威格对二战时期远离战火的巴西的安宁与舒适发自肺腑的热爱。本书文笔洗练,以游记的形式详尽叙述着巴西的历史、经济、文化与重要城市的兴衰历程,以及巴西建国以来一系列发展过程中与欧洲的文化对比与经济冲突。本书已经写成八十多年,但时至今日也是了解巴西文化最为细致、全面、直击要害的介绍性著作。本书译者樊星是从巴西学成过来的并任教于北大葡语系的青年才女,行文流畅简洁,精确高质,推荐这一新译本!
评分想给所有学西葡语和对南美感兴趣的人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