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社会史论

近代中国社会史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恭忠
出品人:
页数:409
译者:
出版时间:2018-5
价格:10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5201318
丛书系列:学人文丛
图书标签:
  • 社会史
  • 历史
  • 中国近现代史
  • 近代史
  • 民国史
  • 历史学
  • 中国史
  • 现代中国
  • 近代中国·社会史·历史研究·社会变迁·民国时期·基层社会·中国社会·历史评论·文化变迁·制度演变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文集涵盖政治文化与集体记忆、秘密结社与中国社会史、中国海洋史等领域。收入本书的15篇文章,大致可以反映作者过去20年的学术研究轨迹。

作者简介

李恭忠,现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学衡研究院教授,南京大学民间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侧重于政治文化与集体记忆、秘密结社与中国社会史、中国海洋史等领域。代表作为《中山陵:一个现代政治符号的诞生》

目录信息

自序
第一编 “社会”的“秘密”
“江湖”:中国文化的另一个视窗
——兼论“差序格局”的 社会结构内涵
结义:近代中国的“社会”想象
“客家”:社会身份、土客械斗与华南地方军事化
蒙冤叙事与下层抗争:天地会起源传说新论
民族主义的“发明”:辛亥革命前后的会党论说
第二编 观念和制度
“倭寇”记忆与中国海权观念的演进
从republic到“共和”:一个西方概念的中国之旅
青年孙中山的革命想象——1895年广州起义再探
张謇科举经历探微——制度史的视角
谁之县政——民国后期山西四县财政预算岁出结构分析

第三编 记忆与认同
康熙帝与明孝陵:关于族群征服和王朝更替的记忆重构
开放的纪念性:中山陵建筑精神的表达与实践
“党葬”孙中山:现代中国的仪式与政治
“总理纪念周”与民国政治文化
孙中山:英雄形象的百年流变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南大历史学院李恭忠老师的论文集,汇聚了李老师最近二十年间的历史学论文代表作。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延续作者的导师蔡少卿先生的研究路径,关注会党、客家人等民间社会群体的历史生存状态;第二部分一方面顺承以孙江老师领衔的学衡研究院的关注重点,探讨共和等政治概念的演化进程,另一方面又从制度史和社会经济史的视角切入,阐发自己在孙中山革命、张謇生平、民国时期基层公共财政等相对热门的研究领域的心得和成果;第三部分则延续着作者博士论文里的关注主题,探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围绕明孝陵、中山陵等建筑和符号,展开的记忆与认同的重塑、建构的研究。整体而言,李老师的研究以社会史为主,而这种社会史研究,又体现出浓厚的政治史的底色与取向。一本值得细读和参考的论文集。

评分

反映恭忠老师学术轨迹的论文集,这种自下而上、从边缘向中心观察历史的视角对于社会和政治文化的研究启发性很强。下篇记忆与认同的系列论文可以说是其那本中山陵研究专著的思路凝炼。

评分

反映恭忠老师学术轨迹的论文集,这种自下而上、从边缘向中心观察历史的视角对于社会和政治文化的研究启发性很强。下篇记忆与认同的系列论文可以说是其那本中山陵研究专著的思路凝炼。

评分

南大历史学院李恭忠老师的论文集,汇聚了李老师最近二十年间的历史学论文代表作。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延续作者的导师蔡少卿先生的研究路径,关注会党、客家人等民间社会群体的历史生存状态;第二部分一方面顺承以孙江老师领衔的学衡研究院的关注重点,探讨共和等政治概念的演化进程,另一方面又从制度史和社会经济史的视角切入,阐发自己在孙中山革命、张謇生平、民国时期基层公共财政等相对热门的研究领域的心得和成果;第三部分则延续着作者博士论文里的关注主题,探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围绕明孝陵、中山陵等建筑和符号,展开的记忆与认同的重塑、建构的研究。整体而言,李老师的研究以社会史为主,而这种社会史研究,又体现出浓厚的政治史的底色与取向。一本值得细读和参考的论文集。

评分

值得读,但多数文章“深描”力度不够,因为研究方向的原因,这种功力上的欠缺自也带来一种浮于表面的感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