漩涡里

漩涡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冯骥才
出品人:
页数:353
译者:
出版时间:2018-11-1
价格:4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145669
丛书系列:冯骥才口述史系列
图书标签:
  • 遗产保护
  • 回忆录
  • 冯骥才
  • 历史
  • 建筑
  • 口述史
  •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文学
  • 悬疑
  • 心理
  • 成长
  • 暗流
  • 人性
  • 迷失
  • 救赎
  • 秘密
  • 命运
  • 现实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漩涡里》是冯骥才先生 “记述人生五十年”《冰河》(无路可逃)、《凌汛》《激流中》这一系列非虚构、自传体、心灵史式写作中的最后一本。本书完整、真实而又细腻地记录了冯先生人生的第二次重要“转型”——从文学跳到文化遗产保护的心路历程。这一转变是为时代所逼迫,也是冯先生已与文化融为一体的命运使然。他从情感上、使命上,把保护民间文化、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天职。从一开始的自发行动,到后来的主动投入,冯骥才始终没有离开作家的身份和作家的立场,这种立场不仅是思想的立场,而且还带着一份浓厚的情感,而一件件具体的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故事,体现出了他作为知识分子对文化的敏感与自觉,责任与担当。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自序: 纵入漩涡
上 篇 一步步走近漩涡(1990—2000)
一、背着画轴奔往各地
二、从迷楼到贺秘监祠
三、“作家的情怀”
四、甜蜜的1993 和1994
五、第一次文化行动
六、敦煌是我的课堂
七、抢救老街
八、巴黎求学记
下 篇 在漩涡里,一边陷落一边升腾(2001—2013)
一、谁分我的生命蛋糕?
二、把自己钉在文化的十字架上
三、做行动的知识分子
四、文化自救
五、大山狭缝里的生活
六、羌去何处?
七、把所有武器都用起来
八、抢救没有句号
九、我已经成“非人”了
十、重返后沟村
附文:
文化责任感
到民间去!
思想与行动
请不要糟蹋我们的文化
沉默的脊梁
十三年来,我们想了什么?
附录:冯骥才相关文化遗产保护图书目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首先一句Respect敬献给冯骥才。 然而地球诞生46亿年,有多少物种曾经存在过呢?智人诞生百万年,从石器时代到古代文明,有多少历史的痕迹化为尘土呢?人类文明史不足万年,又有多少曾经灿烂的消逝在风中呢?诞生了,灿烂了,消逝了。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会过去,被忘记。人类...  

评分

#阅读打卡#《漩涡里:1990-2013我的文化遗产保护史》冯骥才 计划阅读270min,实际阅读168min,完成100% 摘录: 你有权利放弃这种承担,但没有权利指责责任——这种自愿和慨然担当的社会道义。为了强调这种文化责任,我更愿称之为文化良心。 我们这个自诩为文化大国的国家,多...

评分

首先一句Respect敬献给冯骥才。 然而地球诞生46亿年,有多少物种曾经存在过呢?智人诞生百万年,从石器时代到古代文明,有多少历史的痕迹化为尘土呢?人类文明史不足万年,又有多少曾经灿烂的消逝在风中呢?诞生了,灿烂了,消逝了。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会过去,被忘记。人类...  

评分

#阅读打卡#《漩涡里:1990-2013我的文化遗产保护史》冯骥才 计划阅读270min,实际阅读168min,完成100% 摘录: 你有权利放弃这种承担,但没有权利指责责任——这种自愿和慨然担当的社会道义。为了强调这种文化责任,我更愿称之为文化良心。 我们这个自诩为文化大国的国家,多...

评分

#阅读打卡#《漩涡里:1990-2013我的文化遗产保护史》冯骥才 计划阅读270min,实际阅读168min,完成100% 摘录: 你有权利放弃这种承担,但没有权利指责责任——这种自愿和慨然担当的社会道义。为了强调这种文化责任,我更愿称之为文化良心。 我们这个自诩为文化大国的国家,多...

用户评价

评分

冯老的四驾马车:小说、绘画、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然而到了这一本,人生50几岁后的二十年的重心完全放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上了。没有钱怎么办,卖画,那种割爱的心情我能够理解和体会,那是为了做成一件事必须下很大的决心。1.我目前最为欣赏的两个人:冯骥才和耿彦波,居然因为后沟村有了交集,读到这里的时候简直激动得不行。2.紫云的亚鲁王史诗也是因为冯老的这次保护行动,才得到重视和保护。3.书后附录第一篇说的就是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刚看完苏童的一本访谈录也提到这个,但二者显然不是一回事。4.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评分

比预期中要让人激动,甚至产生了要去按照附录收集作者撰写的文化批评或参与的非遗保护集子的想法 ... 但我深知这是集邮的病态,所以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这套口述史读罢,怎么讲,从冯老第一本的苦难,第二本的知遇,第三本的尴尬,到这第五本(第四本出版无望)自当感慨:作者而言,文学和绘画并非无以为继,反倒是以更具现实主义的面貌参与了这个时代,虽然螳臂当车,但无论文以载道或画以募资,都足以让晚辈钦佩了

评分

补标

评分

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只有逗号,没有句号。

评分

早在国家力量介入之前,冯骥才已经为文化保护先行行动了起来。知识分子不局限书斋,通过自身力量促成公共事情的解决,冯骥才走在了大多数知识分子前列。可堪玩味的是雄心勃勃被政治力量的冷落,如果当年冯骥才接受了部级官职会不会另外一番景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