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赫爾曼·黑塞 | Hermann Hesse
(1877—1962)
作傢,詩人,畫傢。
1877年生於德國,1924年入籍瑞士。
1946年獲諾貝爾文學奬。
20世紀六十年代美國曾掀起閱讀黑塞的熱潮。
被譽為德國浪漫派的最後一位騎士。
主要作品
1904 《彼得·卡門青》
1906 《在輪下》
1913 《印度劄記》
1919 《德米安》
1922 《悉達多》
1923 《辛剋萊的筆記》
1925 《溫泉療養客》
1927 《荒原狼》
1928 《沉思錄》
1930 《納爾齊斯和歌爾德濛》
1932 《東方之旅》
1943 《玻璃珠遊戲》
全書包含兩個部分。《剋林索爾的最後夏天》是黑塞創作於1919年的中篇小說。彼時一戰剛剛結束,世界尚未從混亂中恢復,韆萬士兵、戰俘和民眾,從多年僵化統一的順服中,迴歸既嚮往又恐懼的自由。有些年輕人在童年時被戰爭拖走,現在“迴歸”瞭,卻必須麵對一個完全陌生的現實世界。而對於 黑塞這樣的“老人”,那些曾被高度認同的世界觀已成瞭可笑荒唐的明日黃花。一切都變得可疑,令人不安惶恐。在這樣一個夏天,一個告彆的夏天,充滿力量與光芒、誘惑與魅力,彌漫南方陽光與葡萄酒香氣的日子,畫傢剋林索爾化身李太白,與他的好友杜甫、路易、亞美尼亞占星師,一同漫遊,飲酒,辯論。最終在夏末,用盡生命所有的燃料,完成瞭最終的畫作。
第二部分《漫遊》是黑塞創作的散文和詩歌集。
諾貝爾文學奬得主黑塞自傳式作品,國內首度翻譯集結”,繼《悉達多》《園圃之樂》後,你不可錯過的大師之作。
本書內容關於夏日、顔色、夢境,以及葡萄酒、詩歌和藝術;或許是黑塞最具想象力的作品,文字如調色盤般交織迷離。
在本書中,你不僅能見到黑塞本人,還有李太白、杜甫、亞美尼亞占星師。但無論你是懵懂少年,還是沉靜老者,都能在本書中找到屬於你的自畫像。
黑塞的自传体小说《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创作于1919年。背景是在战争结束后,欧洲的旧时代被摧毁,刚刚走出战争的人们面对现实生活茫然无措之际。就是这样一个“更热情更短暂”的夏天,画家克林索尔和朋友们一起辩论,漫游,夜饮,狂欢,酗酒。他在痛苦、抑郁和狂躁中历经了对...
評分每一頁都是難以消散,難以磨滅,甚至難以承受的熱情。
评分4.19 漂亮而熱烈,油畫一般的小說,熱烈到仿佛有色彩在眼前躍動。而黑塞將這些色彩飲下,釀成詩之蜜酒。
评分之前隻讀過黑塞的《荒原狼》,滿滿後現代風格,然而這本書裏的黑塞卻仿佛是個從古典時代穿越而來的藝術傢,歌唱著夢想、死亡、愛情和生命,他的世界熱烈又充滿瞭詩意,這本書裏所有的文字都是詩歌。剋林索爾讓我想到瞭梵高,以及所有熾烈燃燒的靈魂。
评分看到瞭完全不同的黑塞,雖然被人熟知的是諾奬作傢,其實他愛繪畫,喝酒,愛李太白的詩。摘幾句書中的:世間有酒,就喝不夠,浮生有光陰,就要盡情品嘗。管他是一條命還是十條命,都要用盡纔好。夏天對黑塞尤其重要,從桎梏迴歸自由,南方的氛圍、氣候和語言;夏天充滿力量與光芒、誘惑與魅力,像濃烈的葡萄酒一樣裹攜我、穿透我。
评分4.19 漂亮而熱烈,油畫一般的小說,熱烈到仿佛有色彩在眼前躍動。而黑塞將這些色彩飲下,釀成詩之蜜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