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阿米特·乔杜里,诗人、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歌手,英国皇家文学协会会员,东英吉利大学当代文学教授。1962年出生于加尔各答,在孟买长大。其作品曾荣获英联邦文学奖、贝蒂·特拉斯克文学奖、《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印孚瑟斯人文学科奖、安可奖和南方艺术文学奖等多个奖项。出版作品有《奥德修斯在海外》《奇怪的称呼》等。
译者:
曾文华,文学博士,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现任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翻译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MTI教育中心主任。主持并参与过校内外多项翻译项目,完成翻译近百万字。
王莅,英语笔译硕士,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现为专业英语笔译员。
小说家阿米特·乔杜里收到邀请,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孟买参加文学活动,陌生又熟悉的故地重游,勾起了他心底对这座城市的思念,也让他回想起和好友拉姆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虽然两人已渐行渐远,各自有着不同的际遇,但每次重逢都让阿米特从心底感到欢喜,仿佛转瞬之间便回到了无忧无虑的往昔岁月。
故乡、朋友、生活,一切都在改变,唯一没有改变的是,他们依然守望相助,跨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共同度过人生每一个不期而至的意外或惊喜。
这是一个关于友情、成长和陪伴的故事,也是每一个人少年时光的缩影。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或孤独,或绚烂,都有那样一个人,愿意分享你生活中的挫折、失败和荣耀,这是何其幸运的一件事……
马上就要到春节了,有多少人又将踏上还乡之路。对年轻人来说,暂别繁华都市可能有点无聊,但对另一些人来说,每次还乡,都是为了与过去的自己再次重逢。这种仪式其实很重要。 人生三大惦念——故乡、死党、初恋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改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在某个年龄,甚至某一天之...
评分从此我的故乡只余冬夏,再无春秋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小学语文课文里故事,直到看了这本《少年时光的朋友》,才慢慢觉得感慨万千。 这本《少年时光的朋友》是阿米特·乔杜讲述关于自己少年时代的朋友拉姆和故乡孟买的故事,那是记...
评分有人说,文学写作,是一场从家乡出发,最终抵达故乡的漫长旅程。读沈从文时,时常在文字间浮现的是美丽的凤凰;读汪曾祺时,高邮的诱人味道总是不经意间从词句里飘出;读鲁迅时,月光下的猹、黄酒边上的茴香豆、泊船上的水煮罗汉豆、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读书声,都交替着摇曳而...
评分《少年时光的朋友》这个题目的灵感来源于爱丽丝·门罗的小说《青年时代的朋友》。阿米特·乔杜里说他还没有读过这本小说,但却第一次看到就爱上了这个标题,于是有那么一天,他终于写下了关于自己少年时代的朋友拉姆和孟买的故事。 我们可能并没有听说过阿米特·乔杜里这位印度...
评分少年时渴望长大,终有一天逃离故乡;长大后怀念儿时,想回到无忧无虑的年少时光。这似乎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感悟,人们总是这样矛盾又留恋。对于“家”的定义,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变化。不同的人生阶段有着不同的想法,但故乡是永远记得的地方。我们厌恶、我们逃离、我们挣...
平淡中带着浓浓温情,勾起我们年少时的回忆,也勾起在外的游子对故乡的感慨和怀念。
评分倒是没有那么打动我。
评分喜欢的风格。
评分纵使人情冷暖,唯有真正的友谊无需粉饰。哪怕世事多变,唯有宽厚的故乡不计前嫌。最会用英文写作的印度作家,最带有岁月包浆的怀旧情话。
评分想着看看印度的小说是怎么样的,在当当上买了这本书。几万字篇幅的小说,通常会比较好读。只是通常啊!没想到我看的第一本印度小说,居然能让我在精神状态最好的晚上,看到犯困! 作者的第一人称好像一个幽灵漂浮着,脚不沾地,四出张望,却什么都看不清楚。意识无法集中,思绪四散,头晕脑胀,然后在自鸣得意之中,戛然而止。 再见了,印度文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