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大原扁理
1985年出生于日本爱知县,目前在台北郊区隐居。高中毕业后茧居三年,因为思考应该继续上大学还是工作而错过了大学入学申请时间。曾独自出国旅游,短暂当过书店店员、商超员工、零件工厂员工。过上每天工作12小时、假日都得加班的日子后,突然领悟到有薪水、没品质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于是毅然决然遁入空门……哦不对,是过气大隐隐于市的做二休五人生,享受随心所欲的独处时光。目前迈入隐居的第八年。
译者 吕丹芸
台湾辅仁大学日文系毕业,曾留学日本两年。现为兼职译者。译有《在寂寞中靠近》《只想好好结个婚》《过敏,先认识再根治》等。
★年轻人,决不能就这样为房东和老板而活
★社畜自救,先让自己闲下来
------------------------------------------------------
刚毕业的年轻人,每天工作十二小时以上,星期六和假日也要去上班,星期日则哪里都不去只在家里睡死 ,换来的是每月收入超过半数上交给房东。这样的苦日子,被老板和周围的人鼓吹为取得“自由”的正常过程。他们口中的“自由”哪怕能兑现,其实也轮不到你来分一杯羹。
没有钱就没有自由,还有 比这更不自由的吗?
除了金钱以外,是不是还有其他路子可以助我们逃脱这种困境?
这本书探索了一种不用赚太多钱似乎也可以生活无虞的方法。
负担不起市中心的房子,没关系,可以租郊区的。
不能经常去饭店吃饭,没关系,可以自己动手做。
嫌理发又贵又烦人,没关系,自己给自己理发,不仅发型稳定,也不用忍受推销办卡买产品。
加班多到想辞职,退一步,换一份低强度的工作,砍掉不必要的欲望,清理掉消费社会的浮华和诱惑后,自己与世界、与他人、与自己的连结反而更真切、更坚实、更鲜活。
------------------------------------------------------
我的生活方式,在父母那一辈看起来是不能接受的,也会有人骂我说社会就是有我这种人,国家才会衰败,但我不在意。我觉得我不是真正的放弃自己,我还是做着我喜欢的事、过着我认为幸福的生活。
——“一条”专访大原扁理
“绝望”也者,是对主流价值观的弃绝。大原正是拒绝把自己的生命焚烧进这股潮流的一位青年。但他有自己的关怀和追求,而且并不“绝望”……一旦“大原扁理们”实践的生活哲学成为主流,这个世界,应该会比现在好上一些。
——李志德,《端传媒》总编辑
作者以隐居者的角度去观察忙碌的社会生活,所表达出的观点就像一击击重锤震撼着我早已固化的意识形态。“待在不正常的地方久了,就会觉得那很正常。明明是很可怕的事,现在却好像一点也不稀奇。”“人有千百种,能保持这样宽容的想法最快乐了” 瞧,多有道理,这是身在这个社会...
评分 评分多数年轻人都做五休二,而他做到了做二休五,然而我并不羡慕。 做到了做二休五的人是谁呢?他就是大原扁理,他写了一本书就叫做《做二休五》。 《做二休五》意思是一周只工作两天休息五天,乍一看,你会以为是那种类似 Tim Ferriss 《每周工作四小时》的那种自由职业人士总结的...
评分---那么,如何面对未来的不安呢? ---我不面对。 大原扁理《做二休五,钱少事少都市生活指南》 深夜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大半夜笑出了声,幸好现在是独居的生活状态,否则一定会吓到室友。 本书虽然在书籍的分类上属于生活方式,但是从中可以窥见作者很浓的哲学味道。 在繁忙的...
评分作者以隐居者的角度去观察忙碌的社会生活,所表达出的观点就像一击击重锤震撼着我早已固化的意识形态。“待在不正常的地方久了,就会觉得那很正常。明明是很可怕的事,现在却好像一点也不稀奇。”“人有千百种,能保持这样宽容的想法最快乐了” 瞧,多有道理,这是身在这个社会...
“人生不是被给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后产生的。”
评分书的内容已经不重要了 展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可能性
评分极低欲望、断离舍的生活,是被压榨后的消极抵抗。都市人的工作常态,的确太过可怕。也难怪作者会选择隐居,连我也有一只脚踏入归隐状态的征兆。不随波逐流,尊崇本心,才是人生之快!
评分仅仅提供一个强大社会惯性下的可能性也很酷了
评分给这届社畜写的书。不能就这样被老板和房东当燃料使,21世纪的消费社会,年轻人也应该有选择的自由。非常有洞见力的生活观察,以退为进对所谓主流价值的抵抗。大胆、毫不避讳但又不悲观,较真、执着于细节但绝不做杠精,简单轻松、自在真实的生活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