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阿特伍德(1939— )是当代国际文坛上最负盛名的加拿大作家,以小说创作成就为最,同时也是出色的诗人和文学评论家。她的创作以女性主义和神话主题闻名。她已出版十四部长篇小说、十二部诗集以及多部短篇小说集和文学评论集。她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约三十个国家出版。其中诗集《圆圈游戏》和小说《使女的故事》先后获加拿大总督文学奖,《盲刺客》获英国布克奖。
陈小慰,女,浙江宁波人,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兼任中国翻译协会理事、福建省翻译协会副会长等职。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加拿大文学、商务英语。先后出版著译十余部,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使女》是一部未来小说。未来小说在西方批评界也被称为思辨意味颇浓的“悬测小说”,它描写的是未来之事,却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科幻小说。未来小说尽管含有科幻成分,但具有强烈文化内容。它讲述已成历史的未来,从而使它具有可企及性。
《使女的故事》描写的最远时间距小说写作时间二百多年,以几名历史学家的发现,让一位在基列不幸沦为“使女”、后来侥幸逃出的女性,通过录在磁带里的声音,向读者讲述发生在那个时间之前的故事,即主人公在未来21世纪初的亲身经历,其间夹杂着大量主人公对20世纪80年代生活的回忆与反思。
一部在未来被发现的回忆录,而讲述者同样也生活在【当下的未来】。一个女性沦为生育机器,被当作国有资源进行配置的社会。仿佛看过的末日电影,突然之前天翻地覆,满城活死人,却又分外平静。这是本科幻小说,但正如经历过二战的作者所说“我知道建立起的秩序可能会一夜之间消...
评分已经很久没有哪本书让我在阅读的时候,几乎从头到底都感觉内心各种情绪翻滚翻腾的了。 事实上,这并不让我意外。 早在2015年我第一次拿起这本出版于1985年的反乌托邦小说, 读了近30% 就让我不得不放下手中的书,暂停, 然后几乎两年都不曾再拾起。 原因很简单,Atwood让我从明...
评分看书前就听说这是个政治恐怖小说,果真,整本书里,几乎没有一个对笑容的描写,一些都是沉抑的,没有情感的。故事围绕着Offred (the Handmaid)的命运,她生活在一个做爱是为了繁殖,一切都由权威控制的社会。 一本很好的反乌托邦的书,由于一切都是虚幻的,所以有不少书评家...
评分正因为所有事情都曾真实地发生过,禁止堕胎、月经警察、秘密处决、人口清洗,使得把它归类为科幻小说真的很讽刺。 喜欢看女性写女性,因为知道她的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女人如此感性,被爱与欲望驱使着,盲信于人,善良而温顺,女人的恐惧又是根植于生命里的,渗透在生活所有缝隙...
评分素有加拿大文学皇后之美誉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女性题材的写作,虽然获奖无数,却与村上春树一样,至今还在陪跑诺贝尔文学奖。 不过,由她的小说《使女的故事》改编的同名美剧在影视方面却收获颇丰,不仅获得多项艾美奖,最近还斩获了第75届金球奖电视剧...
基列国专制政权的统治下人人自危,朝不保夕。而环境污染及其危害的描述尤为震撼人心。人类在发展高科技的同时,却肆意破坏了生态环境,于是,自然的报复也同样残酷无情:过去一段时期里,空气中曾经布满化学物质,辐射线和放射物体,河水里充斥着有毒成分,所有这些都不是一两年就能清除干净的被当作基列国“稀有资源”的使女们,其身体也受到有毒物质的伤害:这些有毒物质悄悄侵入女人们的身体,在她们的脂肪细胞层里安营扎寨。天知道,恐怕从里到外都被污染了,肮脏得就像进了油的河滩……说不定连兀鹰吃了她们的尸骨都会因此毙命。
评分是不是快了?
评分拍成电影吧
评分呃这不就是通房丫鬟vs嫡母、红色共和国高层专供的腐朽娱乐方式那一套吗…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历史了
评分【2017.96】在这样的“未来”,你会是什么颜色的。从书中使女的视角看,似乎一切都挨着临界点,即将爆发却又被好生安抚着,跳脱站在读者视角看,真心让人如鲠在喉,吞咽两难。看完书发觉剧的改编还是挺到位的,那种处处流淌的压抑,比文字处理得更让人难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