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目錄
推薦語
譯序 巴黎舞台上的英美現代主義
雪維兒‧畢奇年表
1 誰是雪維兒?
2 灰暗的小書店
3 莎士比亞書店開張
4 美國來的朝聖者
5 遇見喬伊斯
6 對《尤利西斯》伸出援手
7 劇院街十二號
8 二十歲之前就讀完所有東西的人
9 最佳顧客海明威
10 如何偷渡一本禁書
11 布萊赫
12 店裡的雜務
13 《機械芭蕾》
14 惠特曼在巴黎
15 朱爾.侯曼與他的「夥伴們」
16 我們親愛的紀德
17《流亡》與兩張唱片
18 海盜版
19 《芬尼根守靈記》
20 遠離塵囂
21 《尤利西斯》的版權與我
22 德軍佔領法國之後
23 海明威解放劇院街
■作者簡介
雪維兒.畢奇(Sylvia Beach)
(1887-1962)。一八八七年出生於美國巴爾的摩,一九一九年在巴黎河左岸開了一間英文書店「莎士比亞書店」,吸引了喬伊斯、海明威、費滋傑羅、紀德、拉爾博、梵樂希等作家與藝術家,不僅成為英語和法語文學交流的重心,也是當時美國「迷惘的一代」流連忘返的精神殿堂。一九二二年,雪維兒以莎士比亞書店的名義,為喬伊斯出版了歐美列為禁書的巨著《尤利西斯》,因而名譟一時。然而在盜版、戰爭、經濟蕭條的威脅下,書店多次面臨困境,還好在藝文友人的協助下仍繼續經營了下來,直到一九四一雪維兒被納粹逮捕入獄。出獄後雪維兒已無心再開店,一九五六年寫下自傳作品《莎士比亞書店》,一九六二年逝世於巴黎。
■譯者簡介
陳榮彬
目前就讀輔大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班,專攻「中英美文學之城市形象研究」、「符號學」與「敘事學」。現任清雲科技大學、萬能科技大學等校兼任講師。著有《當電影遇上爵士》,譯有:《奴隸、電影、歷史》、《喬伊斯的流幻之旅》、《繪畫與眼淚》、《退稿信》、《沉默的王牌王建民》以及《地獄藍調》。
中学时,每日和好友一起乘公交车上学,当经过城市中心广场边的一个巨大而拥挤的杂志亭时,我两总会不约而同的感叹道:“啊,好想抢了这个杂志亭。”这是一种来自于囊中羞涩的无奈,也是由青春期荷尔蒙催发的强烈猎奇求知心理和占有欲望。当时,在我出生成长的地方,书店业总体...
评分毕奇1887年出生于美国巴尔的摩,1919年在巴黎河左岸开了一间英文书店“莎士比亚书店”。根据她本人的回忆,开书店基本上是偶然举动,个人有兴趣,又有外界的机缘巧合,于是,就果断痛快地给住在普林斯顿的母亲写了一封简单的电报:在巴黎开书店,汇钱过来。于是母亲就把所有的...
评分非虚构类作品,西尔维亚·比奇,美国人,这本书算是她的回忆录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她在巴黎开了一家书店(1919年),莎士比亚书店就是一块文学的吸铁石,聚集了众多文学界的高手,见证了这些人的成长,这家书店为美国文学和欧洲文学搭建了桥梁,在世界文学的发展历程...
评分在大家都感叹书店难以在这个商业时代存活下来时,犹让人想起那些著名的书店,它们以人文彰显自己的特色。而“莎士比亚书店”就是其中的个案,它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书店”之一,也是巴黎的文化地标和全世界独立书店的标杆,至今仍让全世界的爱书人津津乐道。为什么会出现...
评分看来琐碎的文字,却有着深沉的爱,对文学的爱,还有对乔伊斯的“爱”。
评分看来琐碎的文字,却有着深沉的爱,对文学的爱,还有对乔伊斯的“爱”。
评分除了一窥那个时代文人们的日常生活,侧面了解他们的性格:乐于助人的纪德、活跃爱玩的海明威、坚持原则的萧伯纳~随时代波浪而四散奔命的文人墨客们,聚集在巴黎这家女人开的英文书店,分享自己的喜悦,倾吐生活的困苦。雪维儿是幸运的,找到钟爱的事业,认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文人们更是幸运,尤其乔伊斯,莎士比亚书店仿佛是联结了巴黎与家乡,在这儿他们如鱼得水、自由自在,寂寥的异乡生活有了色彩。战火终结了书店,德军撤退那天仍制造着惨案,故事戛然而止,不过瘾,好想知道后来又发生了什么。
评分雖然花了大篇幅描寫喬伊斯,但我還是覺得在裏面形象塑造得最生動還是海明威(吉普車開進街上、呼喊、傳遍、戎裝、機關槍往地上擺、槍響)。
评分谢谢冯伟带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