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申府的代表作,首版于1931年,围绕罗素的经验主义和孔子的仁学展开讨论。采用了最随意的语录体,阐述的是精奥的哲学,叙述中随处闪现的智慧光芒,也正是作者迥异于著有煌煌巨作的熊十力、冯友兰、金岳霖等大家却同样享有学术盛名的原因所在。此本小书也间接反映了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状况。
惟其简短,比严谨的论著更能触及思想的闪光,用这样的形式写下哲思,我想起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和薇依的作品。 孔夫子有这本书: http://book.kongfz.com/s_20681/b_127075055/
评分吴经熊在Beyond East and West中说,孔子那里还有个“天”,到了曾子就只剩下人与人之间道德责任了。抬下头,瞥见那“天”,从人人之际到天人之际,再从天人之际到人人之际,这个往复、来回是“下学而上达”。达乎道,总归离不开这些动作。 有的书以技观之则是...
评分 评分张申府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相对论,而这本是他的工作之一:如果星光穿透黑暗到达你的双眼的一刻,它自身已经湮灭——你是否还能知道它曾经燃烧过?
评分读透了的哲学~
评分妙不可言的一本书!像有人捧着一把金叶子送到你面前
评分妙不可言的一本书!像有人捧着一把金叶子送到你面前
评分张申府——张岱年的哥哥,罗素的迷弟;北大图书馆代主任,毛是他手下的临时工;清华哲学系教授,钱钟书是他的学生;参与创共,退共也早,周和朱的入党介绍人。关于毛,其回忆说:"那是五四时期,毛在我属下工作,解放之后,他到处说'张申府的老板面色很难看'。因为他忘不了我有一次要他重新再填写一叠图书卡片。”对于周的评价:“我很快就离开,而周留了下来,我是一个宁折不弯的人,而恩来则不同,他是弯而不折的……”鼎革后,或许因其知道太多,被全面封杀,不准出面,不准说话,写作不准发表,他只能在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孤寂冷清中度过余生——本书是他接触西方哲学的一些简浅的笔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