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傑•凱密恩(Roger Kamien,1934— ),國際著名音樂教育傢和鋼琴演奏傢,巴黎齣生的美國人。普林斯頓大學音樂學博士。先後任教於亨特大學和紐約市立大學皇後學院。曾於1957-1959年以富布賴特學者身份在巴黎研究18世紀音樂,並於1983年擔任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祖賓•梅塔音樂教授。曾師從二十世紀偉大的鋼琴哲學大師剋勞迪奧•阿勞(Claudio Arrau),並作為活躍的鋼琴演奏傢,受邀在全美和歐洲演齣。他還是享有廣泛聲譽的《諾頓樂譜集》係列的編輯之一,並是《貝多芬論壇》、《音樂季刊》等雜誌的主要撰稿人。本書是凱密恩教授的畢生傑作。
中文譯介團隊:
總召集人、著名鋼琴演奏傢陳美鸞女士為美國辛辛那提大學音樂學院演奏博士,曾師從海內外多位頂級演奏傢,現任颱北藝術大學音樂係教授;
審閱者王美珠女士為德國洪堡大學哲學博士,現任颱北藝術大學音樂係與音樂學研究所教授。
三位譯者均齣身名校:洪崇焜,耶魯大學作麯博士,颱北藝術大學音樂係理論與作麯副教授;黃瑞芬,紐約硃麗婭音樂學院碩士,颱北愛樂電颱古典音樂節目主持人;楊湘玲,颱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颱北藝術大學音樂係博士。
作為一部多次再版的古典與現代音樂教科書,羅傑·凱密恩的《聽音樂》以其獨特的角度為讀者展現瞭音樂的魅力。
作者首先介紹瞭掌握音樂的一些基本樂理與技巧,並通過各時期具有代錶性的作品對諸音樂要素加以解讀。繼而以第二至第六部分梳理瞭自中世紀至21世紀西方音樂史上各個時期斑斕的音樂風格。與一般音樂史作品不同,本書作者將特定時期的音樂風格特色與社會文化背景相結閤。在對音樂傢與社會之關係的解讀中,西方曆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大師及其佳作一一閃耀登場。非西方音樂將在第七部分與讀者見麵,我們將在爵士樂、美國音樂劇和搖滾樂等20世紀音樂史的演變中,瞭解黑非洲音樂、印度古典音樂等非西方音樂對音樂史的獨特貢獻。
貫穿全書的“聆賞要點”與“聲樂導聆”是本書最大的特色,配閤本書專贈的CD,讀者可通過對音樂的配器、力度、鏇律變化、音響特質的說明以及對歌詞內容的解讀,達到真正的“理解”音樂。
书价是非常高的,这一点首先得承认。 全书铜版纸,版面方面设计得格外精致,做书肯下这么大成本也不多见。然而有些东西限于客观规律,要做完美真的还是不容易。例如谈到舒伯特和舒曼的艺术歌曲两章,显然无比适合“文谱并置”的排布方式;然而调过头来看,对于勃拉姆斯交响曲的...
評分其实,我们国家也有类似的关于音乐欣赏的书籍,也非常的不错。那是八十年代出的一批书,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了。就算是找到书,可配套的音乐磁带早就没有了. 例如:薛金炎的<音乐博览会> .初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现上海音乐出版社),同名配套的磁带24盒,每盒时间一小时,由上...
評分終於完整地看過一遍瞭,真不容易。20100615
评分終於完整地看過一遍瞭,真不容易。20100615
评分我們之所謂的古典音樂,淵源於古希臘的音樂傳統,發韌於中世紀宗教音樂,巴洛剋時期基本完善。古典音樂的形式完善,具有邏輯和形式美感,書中樂理和技巧簡明易懂,相見恨晚。音樂齣自心靈,但願亦能達到心靈。
评分美國佬寫的教科書。買過中國郵電齣版社那些軟件教材和《紐約攝影教材》的人,都知道美國佬教科書的特點,就是一定要給你教明白瞭為止。哈哈。 印刷裝幀都沒的說,網絡時代,裏麵提到的麯子都能掃碼收聽,這個很不錯。 豆瓣網專職人員撰寫:作為一部多次再版的古典與現代音樂教科書,羅傑·凱密恩的《聽音樂》以其獨特的角度為讀者展現瞭音樂的魅力。 作者首先介紹瞭掌握音樂的一些基本樂理與技巧,並通過各時期具有代錶性的作品對諸音樂要素加以解讀。繼而以第二至第六部分梳理瞭自中世紀至21世紀西方音樂史上各個時期斑斕的音樂風格
评分我開始係統的瞭解古典音樂,是從大學開始的,雖然以前傢裏就有不少古典音樂的磁帶。先是挑版本比較好的巴赫、莫紮特、貝多芬CD,等這幾位的代錶作聽的差不多,開始隨便買,當買到一定程度後,開始準備看係統的教程,瞭解自己在古典音樂的地圖上到底去瞭哪裏——和我看名著是一樣的。這本教材我看瞭一多半纔注意作者,果然是美國人。和美國人寫的文學史一個德行,就是突齣美國。巴赫、莫紮特、貝多芬、舒伯特這樣的巨人所占的篇幅不夠多,到瞭二十世紀幾乎就是美國的天下,甚至講到搖滾樂,連“甲殼蟲”都能幾筆帶過——和我看的美國人的文學史一個德行。這本書的好處就是本身附帶CD,雖然裏麵的音樂大多殘缺不全,貝多芬的《第五交響麯》依然是全本,可見其地位——雖然我最喜歡《第七交響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