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歐梵,一九三九年生於河南,颱灣大學外文係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香港科技大學人文榮譽博士。現為美國哈佛大學東亞係榮休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教於普林斯頓大學、印第安納大學、芝加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哈佛大學等著名大學。主要著述包括:《鐵屋中的呐喊:魯迅研究》、《中國現代作傢的浪漫一代》、《西潮的彼岸》、《浪漫之餘》、《中西文學的徊想》、《狐狸洞話語》、《現代性的追求》、《上海摩登》、《我的哈佛歲月》等二十多種,並齣版有小說《範柳原懺情錄》和《東方獵手》。
內容簡介:
這是著名學者李歐梵的一本關於上海的“頹廢加放蕩”的小說、一本“鴛鴦蝴蝶”筆法寫就的散文、一本時空錯落,充斥著聲光魅影華麗的文化地形圖。另外,它還是一部極其嚴肅的文學批評專著。書中洋溢著戰前上海的獨特風味,對於上海這個悲情傳奇的都市在大時代中的生活,描寫得細緻入微。在研究上海的著作中,本書具有無可比擬的成就。
目 錄:
《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
中文版序
第一部分 都市文化的背景
第1章 重繪上海
外灘建築
百貨大樓
咖啡館
舞廳
公園和跑馬場
“亭子間”生活
城市和都市漫遊者
第2章 印刷文化與現代性建構
現代性問題
《東方雜誌》:一份中層刊物
啓濛事業:教科書
啓濛事業:文庫
作為《良友》的一份畫報
女性和兒童
廣而告知
月份牌
第3章 上海電影的都會語境
電影院
電影雜誌和電影指南
電影談
流行口味:電影和觀眾
中國電影敘述:好萊塢影響與本土美學
《馬路天使》、《桃李劫》和《十字街頭》三劇研究
觀眾的角色
電影與城市
第4章 文本置換:書刊裏發現的文學現代主義
從書刊進入“美麗的新世界”
《現代雜誌》
麵嚮一個“現代”文學
中國人的接受:翻譯作為文化斡鏇
一個政治化的跋
第二部分 現代文學的想象:作傢和文本
第5章 色,幻,魔:施蟄存的實驗小說
現實之外
曆史小說
內心獨白和阿瑟·顯尼支勒
“善”女人肖像
色,幻,奇
都市的怪誕
第6章 臉、身體和城市:劉呐鷗和穆時英的小說
摩登女,穆杭,異域風
欲望、詭計和城市
女性身體肖像
舞廳和都市
作為醜角的作傢
第7章 頹廢和浮紈:邵洵美和葉靈鳳
翻譯波德萊爾
一個唯美主義者的肖像
《花一般的罪惡》
《莎樂美》和比亞斯萊
一個浮紈的肖像
浮紈和時代姑娘
第8章 張愛玲:淪陷都會的傳奇
張看上海
電影和電影宮
“參差的對照”:張愛玲談自己的文章
一種通俗小說技巧
“荒涼的哲學”
寫普通人的傳奇
第三部分 重新思考
第9章 上海世界主義
殖民情形
一種中國世界主義
橫光利一的上海
一個世界主義時代的終結
第10章 雙城記(後記)
香港作為上海的“她者”
懷鄉:上海,作為香港的“她者”
關於老上海的香港電影
上海復興
附錄
一 《上海摩登》韓文版序
二 漫談(上海)懷舊
三 都市文化的現代性景觀:李歐梵訪談錄
修訂版附言
因为专业读书会的原因,近来又一次拜读了李欧梵先生的这本《上海摩登》,记得第一次读这书时,我还是个搞不清中文专业为何物的毛孩,但是为了完成一门课上的作业,误打误撞的撞到了这本书。大约穿越了三年时间,把这本书读了两遍,内容并无多大变化,而我也依旧固执的只是细...
評分偶尔看看文学书感觉真不错,最近看了李欧梵的《上海摩登》,主要是写三四年代上海都市文学的状况,是一本很好的文学史著作。 本书第一部分首先交代了当时的背景,首先是上海的消费文化,英美法在上海建立了租界,从而为上海带来了西方的文化形式和生活方式,这可以从上...
評分在談到邵洵美的唯美和頹廢主義時,李歐梵對魯迅的一番評論叫人新奇: "也是因為葉靈鳳以比亞斯萊的名義自我吹捧惹起了魯迅的道德憤恨,在一連串的文章裏,魯迅直面攻擊了葉靈鳳和他的同黨。不過同時, 魯迅自己卻也對比亞斯萊(Aubrey Vincent Beardsley)的藝術情有獨鍾;他選了比亞斯...
評分最精彩的是猜想地揭示了各种“互文”,尤其是广泛形式的文化文本存在与文学文本之间。作者指认上海的都市文化是一种“杂交”的文化,主动贴近并天生颠覆,生成了中国20世纪初具体语境下的现代性追求。但我并不认为足以充分谈论身份认同与殖民或世界主义。(终归谈艺术简单一些...
評分《上海摩登》以《子夜》的第一段开头,呈现的是霓虹灯下光怪陆离的上海,并用《子夜》原标题“1930:中国罗曼蒂克”来引入时间的界定;第二部分对一系列带有上海印记的作家作品进行评述。第三部分反思上海世界主义以及与香港的关系,以张爱玲《中国的日夜》结尾,写道士带着“...
極好讀的學術書。所謂十年積纍,一旦下筆自然是洋洋灑灑,隨處都有史料印證,極富玩味
评分這本算是代錶作
评分老上海的新文化~很有趣的。毛尖翻譯的
评分這本算是代錶作
评分後兩章還不錯,前麵的文學分析看不太懂。上海人的懷舊到今天已經成瞭一種消費品,真正經曆過老上海的那批人基本都死光瞭,現在全是些80後小姑娘天天捧著本張愛玲在那懷什麼舊,其實張愛玲的上海跟今天沒什麼太多的關聯,還沒王安憶筆下的上海讓人感覺更親切呢。又比如附錄裏李歐梵也批評到的新天地,藉著懷舊的殼進行著最標準化的商業運營。倒是前兩天去的泰康路,還更有點上海弄堂的原汁原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