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本书讨论了人内心的主要的冲突类型和它们的各种表现形式,分析并归纳了各种相互矛盾的态度和倾向,指出了被这些冲突所扰之人旨在解决冲突的努力结果怎样导致失败并陷入恶性循环,提出了解决这些冲突的切实可行的建议和设想。因此,即使读者已经从作者早期论著如《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中初步接触了她的理论,但要真正认识、全面了解作者及其代表的学说,则只有在进一步细读她后期的成熟之作——《我们内心的冲突》之后才能实现。
本书的主旨是为了推动心理分析的发展。它的内容主要来自于对病人和自身的的心理分析的经验总结。
本书对致力于提高我们的理论和治疗方法的精神分析工作者有所帮助。
卡伦·霍妮(Horney Karen 1885-1952),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心理学家,1885年9月16日出生于德国。1913年,获柏林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18-1932年,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任教,并创办诊所、开业行医。在此期间,霍妮由于对弗洛伊德关于女性性欲的看法表示不满而离开弗洛伊德的正统学说,并在杂志上发表发大量关于女性问题和驳斥弗洛伊德观点的论文。
1934年,迁居纽约,创办了一所私人医院,并在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培训精神分析医生。随着她与弗洛伊德正统理论分歧的增大,促使她与弗洛伊德派决裂,退出了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
1914年,创建了美国精神分析研究所,并亲任所长。
1952年12月4日逝世。
好了,https://book.douban.com/review/5440391/这是我给译林出版社的《我们内心的冲突》写的书评。直到有一天打开长江文艺出版社的这本书的扉页,发现前面的内容怎么这么眼熟(见图1和图2 ),一看才发现那是我写的啊,但是从来没有人在出版前征求过我的同意,因为我并不想出...
评分几乎我们所有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内心冲突,无论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它都是确凿无疑地存在着。有时,我们感到很不自由,可能和这种内心冲突有关。比如,我们想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却难以抵制本能欲望的贪婪;又比如,我们明明很爱一个人,却非要假装很不在意他,或者使劲和他作对...
评分我是高中才开始读书的,之前只是看看漫画之类而已。正是因为头脑没见过什么世面,所以很容易让一些未经审慎的思想在其中生根发芽,根深蒂固。 高一时,学习成绩年级垫底,那是叛逆时期的思想,觉得一切规范,一切人都是和我对立的。然而,当有人公开对你进行鄙视...
评分这是一本非i常经典的精神分析学著作。我总觉得一本经典名著所应具备的特点之一,就是应该使人在阅读之后对人类的苦难和困境有更深刻的体会,更能够感同身受,并且因此而对他人有更深刻的包容、怜悯和理解。霍尼的这本书就达到了这个境界,阅读的过程中一度使我落泪。你会发现一直不被理解的自己原来有个人能完全懂得,这是让人伤感而又温暖的发现。她总能撮痛你最柔软的神经,让你意识到所谓的自私、恶毒自有其渊源,当你去追究反常行为的背后,可能会发现不一样的辛酸,所以永远不要以道德的名义轻易判断他人的品德,因为我们看不到更深处的黑暗中倍受折磨的灵魂。
评分教义太多,实力太少,没有实用价值。
评分还是那个命题:认识你自己。剖析自我是理解他人的基础和前提,反之也成立。书中的一部分还漂浮在空中,进一步的领悟和印证尚需时间和阅历。内容自然是极好的,最大的遗憾是编辑和译者的功课没做到位,错误俯拾皆是。
评分B84-065 54
评分几乎全是定性的描述,对神经症人格的内心白描居多,因果链条因此显得很脆弱,从文化、人际关系、矛盾冲突及其对它的压抑角度去分析神经症心理,是作者的特色范式,此外霍妮的三个基本神经症人格分类也很有独创性。但是运用“冲突/压抑”这一框架去解释一切,不免让人想起万能的“辩证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