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娜·德·波伏瓦 (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86),法国哲学家、作家、女性主义者。1929年通过法国哲学教师资格考试,曾在多所学校执教。1945年和让-保罗·萨特共同创办《现代》杂志,致力于推介存在主义观点。1949年出版《第二性》,引起极大反响,成为女性主义的经典。1954年凭小说《名士风流》获龚古尔文学奖。她和汉娜·阿伦特、苏珊·桑塔格并称为西方女性学术的三个中心。
《第二性I》副标题为“事实与神话”,作者从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女性的观点出发,剖析女人变成“他者”的原因;随后,通过对人类历史的梳理,深刻地揭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今女性的命运;最后,本书以蒙泰朗、劳伦斯、克洛岱尔、布勒东和司汤达五位著名作家为例,对男性制造的“女性神话”进行分析,探讨男人眼中的女性形象及其体现的思想。
在《第二性》开篇的卷首词中,波伏娃引用了毕达哥拉斯的一句话:“有一个产生了秩序、光明和男人的好本原和一个产生了混乱、黑暗和女人的坏本原。”于是从古希腊先哲的时代开始,一种二元论基础上的规定就被确立下来了,“男人”和“女人”成为了本质上针锋相对的存在,他们被...
评分郑克鲁版的《第二性》,正常人是看不下去的。翻译一堆槽点,全书下来几乎到处可见各种狗屁不通的蹩脚翻译,主谓结构混乱,奇怪的断句,晦涩难懂的长句。看采访说郑跟出版社谈的时候只肯接受法文直译。虽然他是法文专业出身,但结果花了7年时间憋出来的新版,呵呵了。这么多年了...
评分 评分 评分郑克鲁版的《第二性》,正常人是看不下去的。翻译一堆槽点,全书下来几乎到处可见各种狗屁不通的蹩脚翻译,主谓结构混乱,奇怪的断句,晦涩难懂的长句。看采访说郑跟出版社谈的时候只肯接受法文直译。虽然他是法文专业出身,但结果花了7年时间憋出来的新版,呵呵了。这么多年了...
我不是女性主义者,但认为波伏娃的分析值得所有女性阅读。在未来漫长的一段时间里,女性依然不可能成为“第一性”,但是情况大概会随着思想的进步而慢慢改观。现实中,令人最痛心的反倒往往不是男性带来的强权与歧视,而是女性作为他者的不自知,这种无意识的快乐与无忧无虑才更让人心寒意冷啊,当然更有女性之间的、在男性面前的相互排斥、分裂…
评分这是所谓女权主义圣经的第一卷,大致可分三部分:首先,分析惯常用于探讨两性关系的科学观点,从根源上辨明偏见;然后,追溯女性地位变化史,破除本质主义;最后,提出几个有关两性的神话,用文学批评手法解构它们。作者有深厚的哲学功底和清晰明澈的文笔,这部作品兼具思想深度、社会影响和文学价值。
评分我不是女性主义者,但认为波伏娃的分析值得所有女性阅读。在未来漫长的一段时间里,女性依然不可能成为“第一性”,但是情况大概会随着思想的进步而慢慢改观。现实中,令人最痛心的反倒往往不是男性带来的强权与歧视,而是女性作为他者的不自知,这种无意识的快乐与无忧无虑才更让人心寒意冷啊,当然更有女性之间的、在男性面前的相互排斥、分裂…
评分严肃的必定是枯燥的,真正的学者从不玩弄花招
评分严肃的必定是枯燥的,真正的学者从不玩弄花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