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1968年出生,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策划人,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现任职《东方早报》社。常年从事公司研究,被聘为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史研究室主任、客座研究员。
主要出版作品:《大败局》(2001年),《穿越玉米地》(2002年)、《非常营销》(2003年)、《被夸大的使命》(2004年),《大败局Ⅱ》(2007年)、《激荡三十年(上)》(2007年),《激荡三十年(下)》(2008年)……
《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20本图书”之一,并于2007年出版修订版。
尽管任何一段历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可是,1978年—2008年的中国,却是最不可能重复的,在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了,一群小人物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它在众口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
零散: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及<稳定压倒一切>等政治格言一脉相通,分别从方法论、战略目标和成长边界三方面进行了清晰的表述,从而构成了中国的改革文化和三大思想基石——最初最根本的起点和边界。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三阶段: 第一阶段(19...
评分关于改革,在中国已经是一个说滥了的话题了。从革命转变到改革,也算是有了些进步。 从当初的土地革命,到后来的公社等等,除了在历史课本上,我没有看到过任何积极面。接着便是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几十年的折腾把老百姓整的够呛。不能说是觉醒,至少也...
评分按:本读后感全文共有38个“我”字。 正文: 第一,在这里我想首先借用枫林仙老师的一句话——虽然他在举出这句话的时候,所持的并非是正面态度——政府即粪。 第二,所有的国企——好吧,既有前众议员安东尼•维纳的例子在先,我应该换一种表达方式——我有生之年见过的所...
评分简要说说自己看完历代经济变革 和激荡三十年的感想。 历代经济变革更有意思和深度,激荡三十年更多的是历史资料的积累,有点像记录片。两本书都不属于精读,所以只能泛泛谈谈自己的感受,我打算从聊聊这两本书给我的时代参与感的影响。 作为工科生,对于这个时代的变革,我们...
中国三十年企业史,其实就是国与民的退与进的历史。这种进退主要体现在:一、民营企业相对国有企业的位置是什么,政府需要它们承担什么样的功能角色。二、民营企业的准入如何从显性障碍变为隐形障碍。三、资源分配的方式。四、国有企业如何在改革的大环境下寻求公司治理的变革,这种变革对国有企业在中国市场中的地位有何影响?
评分原来以为事在人为,现在才真正的相信政府的力量多么可怕,在国家意志面前自己简直就是蝼蚁,国家政策一定要重视啊,站在大风口,猪都能飞起来
评分一小时就能看完的书,纯流水账,略微了解中国近代史的人就不会觉得有任何新奇之处。如果说没有任何深度是因为篇幅所限(当然,希望用不到十万字写本社会经济史本身就是愚蠢之极的想法),那么全部打官腔就是作者不地道了。这种书,不写也罢。
评分l 如果你曾经因为中国人恶待外国人、或外国人恶待中国人而沮丧,那么想想这个也许能得到些许安慰:中国人对中国人更恶。
评分人是研究历史最有趣的切入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