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著名哲学家,湖南长沙人,生于1930年6月,1954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李泽厚成名于五十年代,以重实践、尚“人化”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卓然成家。八十年代,李泽厚不断拓展其学术论域,促引思想界在启蒙的 路径上艰辛前行。九十年代,李泽厚客居美国,出版了《论语今读》、《世纪新梦》等著作,对中国未来的社会建构给予沉甸甸的人文关怀。《论语》这本书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则、主张、思想已经代代相传,长久地浸透在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言论、活动当中了。对孔子、《论语》和儒学,似乎还要做另一种工作,就是对这一“半宗教半哲学”的文化精髓既解构又重建的工作。培育人性感情、了解和区分宗教性私德与社会公德、重视和把握个体命运的偶然,乃《论语今读》的重点。
当时我是在师大附近淘旧书来着。在一个居民楼的估计是放煤球的地方有一块纸招牌,四个大字“跳蚤书市”。我走进去,空间确实很狭隘,我还要低头来着。然后在一堆考研考公务员的书中发现了它。说实话那时候我只听说个少数几个哲学家,康德不幸地在这些哲学家中。于是我就拿起来...
评分此书初版于1979年,康德的哲学更早在200多年前已经问世;这座思想的殿堂,200年后仰望其间,更加宏伟而且质朴。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说这话的人照顾到了全体的人;若是人间终无平等,阶级必然存在,大概总会有一部分“人”沦为工具,如何实现全体的...
评分 评分据李泽厚自言,在文革后期无论是美学,还是中国近代思想史,都没办法研究了,只好躲在书斋里啃康德。这并非说他不关心整个时代和社会,恰恰相反,在他眼里康德虽然在书斋里读过了一生,却依然关心世界形势和社会斗争。也许,这更像是李泽厚的自况。那么,在康德中李泽厚究竟读...
评分据李泽厚自言,在文革后期无论是美学,还是中国近代思想史,都没办法研究了,只好躲在书斋里啃康德。这并非说他不关心整个时代和社会,恰恰相反,在他眼里康德虽然在书斋里读过了一生,却依然关心世界形势和社会斗争。也许,这更像是李泽厚的自况。那么,在康德中李泽厚究竟读...
论文重头参考文献。
评分老康真是个猛人.
评分奠定中国西哲研究的著作,喜欢李泽厚这样的文笔,不过现在看来每章结尾一个马克思主义式解读还是很无语。
评分是所接触到的康德研究著述中功力至深的大作,无论是行文的接续性还是逻辑的验证性或是图书自身的可读性都无可指摘。PS:每章节附后的马克思主义的观念性评论应该是极富特色,想来也是一种研究视角,不应对此抱以过分抵触情绪。
评分论文重头参考文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