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作者简介: 徐中约Immanuel C.Y.Hsu 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史研究权威学者。194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54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历史系主任、荣休教授。学问严谨,著有《中国进入国际社会的外交,1858—1888年》(哈佛,1960)《伊犁危机:中俄外交研究...
評分往常我们看历史,往往把历史简化来了。 我们看到的历史或认识到的历史,我们觉得是线性的关系,是因果关系的结果。 但是,实际上,历史充满了复杂性和偶然性。 我们看鸦片战争,更多看到的是外国的侵略,近代的屈辱。 但是对于人口的扩张,移民的产生,现代化的发展,却往往不...
評分最近一段时间在看中国的近现代史,终于将吃灰快一年的《剑桥中国史》看完了。近100年来的中国可谓是风气云涌,社会的变革与技术的革命相互影响相互交织,描绘出一副纷繁复杂的画面。 鸦片战争打醒了封闭的中国,在一代代睁眼看世界的先驱的引导下,整个中国的社会开始进行慢慢...
評分部分作者简介: 徐中约Immanuel C.Y.Hsu 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史研究权威学者。194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54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历史系主任、荣休教授。学问严谨,著有《中国进入国际社会的外交,1858—1888年》(哈佛,1960)《伊犁危机:中俄外交研究...
評分部分作者简介: 徐中约Immanuel C.Y.Hsu 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史研究权威学者。194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54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历史系主任、荣休教授。学问严谨,著有《中国进入国际社会的外交,1858—1888年》(哈佛,1960)《伊犁危机:中俄外交研究...
奇怪,豆瓣上怎麼沒有84年版的影子。章3中對魏源等宣南書社的今文經學傳統興起和章9“清朝的中興”中對曾國藩等中興名臣的思想淵源、政治實踐及其局限的講解尤其清楚、有說服力,讓人印象深刻。費正清導言中的一句話真是強:“迴顧起來,中國在19世紀的經曆成瞭一齣完全的悲劇,成瞭一次確是巨大的、史無前例的崩潰和衰落過程。這場悲劇是如此緩慢、無情而又徹底,因而它就愈加痛苦。舊秩序為自衛而戰,它緩慢地退卻,但始終處於劣勢;災難接踵而至,一次比一次厲害,直到中國對外國人的妄自尊大、北京皇帝的中央集權、占統治地位的儒傢正統觀念,以及由士大夫所組成的統治上層等事物,一個接一個被破壞或被摧毀為止。”【3-4】
评分奇怪,豆瓣上怎麼沒有84年版的影子。章3中對魏源等宣南書社的今文經學傳統興起和章9“清朝的中興”中對曾國藩等中興名臣的思想淵源、政治實踐及其局限的講解尤其清楚、有說服力,讓人印象深刻。費正清導言中的一句話真是強:“迴顧起來,中國在19世紀的經曆成瞭一齣完全的悲劇,成瞭一次確是巨大的、史無前例的崩潰和衰落過程。這場悲劇是如此緩慢、無情而又徹底,因而它就愈加痛苦。舊秩序為自衛而戰,它緩慢地退卻,但始終處於劣勢;災難接踵而至,一次比一次厲害,直到中國對外國人的妄自尊大、北京皇帝的中央集權、占統治地位的儒傢正統觀念,以及由士大夫所組成的統治上層等事物,一個接一個被破壞或被摧毀為止。”【3-4】
评分看瞭三分之一左右。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晚清的曆史,挺有意思的一件事。不過太傾嚮於英方,有失公允。侵略就是侵略,這個是不用辯駁的。
评分奇怪,豆瓣上怎麼沒有84年版的影子。章3中對魏源等宣南書社的今文經學傳統興起和章9“清朝的中興”中對曾國藩等中興名臣的思想淵源、政治實踐及其局限的講解尤其清楚、有說服力,讓人印象深刻。費正清導言中的一句話真是強:“迴顧起來,中國在19世紀的經曆成瞭一齣完全的悲劇,成瞭一次確是巨大的、史無前例的崩潰和衰落過程。這場悲劇是如此緩慢、無情而又徹底,因而它就愈加痛苦。舊秩序為自衛而戰,它緩慢地退卻,但始終處於劣勢;災難接踵而至,一次比一次厲害,直到中國對外國人的妄自尊大、北京皇帝的中央集權、占統治地位的儒傢正統觀念,以及由士大夫所組成的統治上層等事物,一個接一個被破壞或被摧毀為止。”【3-4】
评分不知道為何打這個分數,哈哈,不是以專業的角度打分。純粹讀者角度。上冊基本都是寫同治中興之前的分析,分析麵涵蓋極廣,而非單純的政治經濟軍事等。而且從中也知道瞭很多彆樣的觀點和史實,學到挺多的。下冊是同治中興之後,目測是虐心的曆史阿,唉,開始瞭就要看完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