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海濱,1968年10月生,浙江義烏人。1990年畢業於中山大學人類學係,1992—1998年就讀於復旦大學中國曆史地理研究所,師從周振鶴教授,先後獲曆史學碩士、博士學位。1998—2003年留學於日本大阪大學,師從濱島敦俊、片山剛教授,獲博士(文學)學位。2003—2004年任大阪大學客座研究員,2004年7月起被聘為復旦大學中國曆史地理研究所副教授。擅長於曆史文化地理、社會文化史研究,已在《東方學》、《東洋學報》等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錶論文十數篇。
宋代以來,中央集權的政治製度逐漸得到加強,為瞭能更有效地支配全國各地,中央王朝通過製定祭祀政策對各地民間信仰現象進行乾預、指導,加強瞭正統意識形態嚮民間社會的滲透。那麼,在中央祭祀政策實行“宏觀調控”的背景下,分布於地域社會中的民間信仰,到底又是如何去“適應”王朝的祭祀政策的呢?民間信仰領域又曾齣現過什麼樣的“洗牌、重組活動”呢?而這其中的主角,即到底是什麼樣的社會集團在參與、主導其變化呢?迄今為止,國內外學界對此尚無專門研究。本書將地理範圍鎖定在浙江地區,利用碑刻資料、地方誌中的祠廟誌、文集筆記以及民俗學的調查資料,選擇有代錶性的民間信仰現象作為案例,對上述問題進行瞭深入、具體的探討。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和我想的差不多
评分作者對浙江境內各區域的脈絡非常清晰,考證也很紮實。如果文筆更好一點就好啦。
评分博士論文升級來的作品 水平尚可
评分本書基本還是利用其師濱島敦俊所提齣的生前的義行、死後的靈異傳說以及封號的授予這三大要素對浙江民間信仰的形成與發展進行討論,強調明代儒傢原理主義對於民間信仰領域的深刻衝擊,以及地方如何運用國傢正統意識形態在構建本土信仰閤法性的同時維持地域特色。由此揭示齣近世中華地域文化錶麵上是儒教文化在唱主角,實質上是各地傳統文化在延續。但是和濱島先生的作品相比,該書與地方社會的結閤並不是很充分,隻是指齣浙江不同區域各自獨特的自然、人文背景如何産生各具特色的民間信仰係統,而未能夠體現宋至明以來浙江區域社會經濟結構的變遷如何引起民間信仰的轉變。民間信仰往往是與經濟發展相輔相成的,商業的發展會體現在靈異傳說中,市鎮的興起則會改變祭祀活動的空間格局。不同於濱島先生利用信仰探討共同體理論的努力,本書基本是就信仰談信仰
评分"宋代以來,中央集權的政治製度逐漸得到加強,為瞭能更有效地支配全國各地,中央王朝通過製定祭祀政策對各地民間信仰現象進行乾預、指導,加強瞭正統意識形態嚮民間社會的滲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