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陳平原 文學研究 小說研究 現代文學 文學批評 現當代文學研究 現當代文學 文學評論
發表於2025-04-13
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啓發挺多的,明天同學講解以後再梳理一下,還會再讀第二遍。
評分從敘事學角度去分析展現中國小說的現代性,角度新穎,據老師說這是陳平原的博士論文,不禁生齣幾分佩服
評分非常好讀的一本書,理論框架清晰,結構分明,邏輯嚴謹,語言也生動,不會艱澀難懂。讀完後對敘事學這一類小說“形式”上的東西有瞭更深的理解,也更感興趣瞭。很喜歡結語,把探討的問題重新厘清,對理論框架和論述重點的選擇都有解釋,看瞭後對本書的論題和方法的認識更加清晰瞭。
評分經典之作
評分二十多年過去瞭仍然是優秀博士論文(必須的!)
陳平原,1954年生於廣東潮洲。1987年於北京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1992年起為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曾先後在日本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1993-1994)、美國哥倫比亞大學(1997)、德國海德堡大學(2000)、英國倫敦大學(2001)講學和研究。主要研究領域是:1980年代著重“二十世紀中國文學”,而後逐漸將目光延伸至古代中國小說與中國散文;1990年代初開始關注現代中國學術史,近年兼及現代中國教育史。曾被國傢教委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為“作齣突齣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1991);獲全國高校一、二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奬(1995,1998)、第四屆國傢圖書奬榮譽奬(1999,閤作)和第五屆國傢圖書奬提名奬(2001,閤作)等。主要著作有《在東西方文化碰撞中》(1987)、《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1988)、《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三人談》(閤著,1988)、《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第一捲(1989)、《韆古文人俠客夢——武俠小說類型研究》(1992)、《小說史:理論與實踐》(1993)、《學者的人間情懷》(1995)、《陳平原小說史論集》(1997)、《陳平原學術自選集》(1997)、《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1998)、《老北大的故事》(1998)、《中華文化通誌·散文小說誌》(1998)、《文學史的形成與建構》(1999)、《觸摸曆史——五四人物與現代中國》(主編,1999)、《北大精神及其他》(2000)、《圖像晚清》(閤著,2001)、《中國大學十講》(2002)等。治學之餘,撰寫隨筆,藉以關注現實人生,並保持心境的灑脫與性情的溫潤。結集有《書裏書外》、《大書小書》、《書生意氣》、《閱讀日本》、《漫捲詩書》、《遊心與遊目》、《掬水集》、《茱萸集》等。齣於學術民間化的追求,1991——2000年間與友人閤作主編人文研究集刊《學人》。現主編《現代中國》集刊及“學術史叢書”、“二十世紀中國學術文叢”、“二十世紀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叢書”等。
本書的寫作的一大願望是溝通文學的內部研究與外部研究。把純形式的敘事學研究與注意文化背景的小說社會學研究結閤起來,並為此做瞭大量的資料準備工作,但寫作結果不盡如何所願,隻好保留小說的書麵化一章作為附錄,而把其他更不成熟的部分刪去。
本書是作者的博士學位論文,從確定選題、通過提綱到最後寫作成文,始終得到瞭我的導師王瑤先生的悉心指導。
脉络非常清楚,陈老师对概念、方法的界定很明了;强调“新小说”家和五四作家共同完成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和叙事结构共同指向转变(作家主体意识的强化、小说形式感的加强和小说人物的心理化),泾渭分明又齐头并进的“史传”和“诗骚”两大传统,在西洋...
評分 評分一篇读书笔记。由于书是图书馆的,不可勾圈,故开一篇笔记,把陈平原老师的精彩论述/亮点记录于下,日后方便温习。记录的文字有原文摘录,也有我自己总结、提炼过的观点,如需转引,需多加注意,查对原文。 第一章 导言 中国小说现代化进程的一个侧面——叙事学研究的理论模式...
評分脉络非常清楚,陈老师对概念、方法的界定很明了;强调“新小说”家和五四作家共同完成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和叙事结构共同指向转变(作家主体意识的强化、小说形式感的加强和小说人物的心理化),泾渭分明又齐头并进的“史传”和“诗骚”两大传统,在西洋...
評分一篇读书笔记。由于书是图书馆的,不可勾圈,故开一篇笔记,把陈平原老师的精彩论述/亮点记录于下,日后方便温习。记录的文字有原文摘录,也有我自己总结、提炼过的观点,如需转引,需多加注意,查对原文。 第一章 导言 中国小说现代化进程的一个侧面——叙事学研究的理论模式...
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