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与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是俄国文学的卓越代表,他走的是一条极为艰辛、复杂的生活与创作道路,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独具特色,在群星灿烂的19世纪俄国文坛上独树一帜,占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主要作品有《穷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死屋手记》、《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等。
《名著名译插图本(精华版)•被欺凌与被侮辱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从流放地回到彼得堡后完成的第—部重要作品,是作者前期一系列描写“穷人”作品的顶峰。他以催人泪下的感人笔触描绘了“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非但讲述了他们的不幸遭遇,而且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他们“惨痛热烈的心声”(鲁迅语),表现出作者深入解剖人心的卓越技巧。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国作家。1846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穷人》。1848年发表中篇小说《白夜》。1849年因参加反农奴制活动被流放西伯利亚,刑满后重入文坛,相继发表长篇小说《被欺凌与被侮辱的》《罪与罚》《白痴》《群魔》和《卡拉马佐夫兄弟》等。他擅长通过人物病态的心理分析和人物意识的表述来塑造人物;他运用象征等艺术手法,使作品通篇紧张压抑,情节发展紧凑急促、悬念迭起、震撼人心。作品的开创性意义和他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已为举世所公认,许多现代派作家更将他奉为宗师。
《被欺凌与被侮辱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从流放地回到彼得堡后完成的第-部重要作品,是作者前期一系列描写穷人作品的顶峰。他以催人泪下的感人笔触描绘了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非但讲述了他们的不幸遭遇,而且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他们惨痛热烈的心声(鲁迅语),表现出作者深入解剖人心的卓越技巧。
两天半的时间,我读完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这是我读的第一部陀氏的作品。吸引我的是书名。 陀氏的故事都是那么的苦大仇深。可是我读完了这本书以后,内心却非常的平静。黑暗,丑恶,荒谬,好人遭遇不幸,结局悲惨,坏人继续其骄奢腐败的生活,没有得...
评分卡尔维诺说过,经典什么时候看都合适。陀的小说,我一直不想看,但我肯定会看,他在前面的某处静待着。有些作品,迟点看体会更深。换个口气,这部作品的情节,放今天可以发个直播帖“八一八我身边那对极品男女”,男主万尼亚做了除修电脑之外几乎所有好人该做的事。阿辽沙这个...
评分 评分伊赫湎涅夫一家,涅莉和母亲,外公,包括“我”伊万都是被伤害和被侮辱的人,他们本可以幸福地度过一生,却遭遇恶魔,一生都饱受其苦。 而真正可怕的恶魔,不是杀人不眨眼,而是有着天使面庞,并为自己的残暴感到自豪,为自己的残忍寻找最合适的理论,把自己包装成合乎道德的人...
评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归纳出来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所必经过三重境界广为人知,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几句词,也似乎成了三重境界说的代名词,以至...
“为什么人们所企求的东西总是多于他们所能得到的呢?”
评分大三的暑假,也就是2012年的夏天读的,话说那时候颈椎病,坐着的时候确实挺难受的。
评分还是陀氏独有的那种纯粹的神经质。且不论阿辽沙,娜塔莎,卡佳,万尼亚的那种近乎纯粹的善。便是公爵的那段酒馆里面对自己的恶的告白,形式上也是纯粹的。要是讨论哲学上的善与恶,这里的这些形象,是值得被认真对待的。
评分2015-05-19 借于南京图书馆
评分作者不是引导他的人物去面对生活的斗争,而相反的要求他们用一种倔强的忍受和高傲的蔑视来对待这些侮辱与损害,用他们彼此之间相互的爱和宽恕,来溶解自己心灵上的痛苦。在作者看来,似乎这种倔强的忍受和高傲的蔑视正是抵抗侮辱与损害的惟一的崇高的方法,是保卫自己灵魂的纯洁的惟一的方法,是缓和自己的痛苦的惟一的方法。人类只有从苦难的忍受中得到拯救。这正是这部作品中所反映的作者的一个基本的致命的观点,实质上就是基督教的受苦受难的精神……毫无疑问,这种思想是空想的,不健康的,而且是有害的。这是和现实斗争要求不相容的失败主义的思想。这种思想并不可能引导人们走上苏生之路,只有引导人们走向痛苦的毁灭,走向对压迫者的屈服。” 愚钝的利已主义、种种利害部突、令人沮丧的荒淫无耻和种种隐秘的罪行中间,在毫无意义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