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1891.12.17—1962.02.24),安徽绩溪人。学者,新文化运动领袖,对民国时期整个社会的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1910年官费留学美国
1917年归国任北京大学教授
1932年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长
1938年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
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1958年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1962年2月24日因心脏病猝发逝于台北
所谓四十不惑,就是你已经变成了一个固执的人,不会被其他东西改变,当然是内心。你已经成了某一个东西,再也不会脱胎换骨,即便是你讨厌它。无论是塑造还是被塑造,你开口的时候,都必须寻找适合自己的话,而不是自己想说的话。别人因为你的态度而了解你,其实也是...
评分 评分四十岁的胡适 ——读慧文评注《胡适四十自述》 国人说四十不惑,究竟四十岁的胡适有无疑惑呢? 1930年,他在北京大学任教17年,在秋韵无边的11月开始为自己作了一个精致的传;1932年,在秋意初来的9月,他完成了这本有文有诗的《四十自述》,出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
评分从传记中读到什么?有人说读的是主人公的成长之路,有人说读的是不同时代的社会历史。 我读到了,胡适母亲的不容易。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女人,能有这样的教育观念,着实让人佩服,胡适从小接受这样的教育,长大后能够成功,就不意外了。 我读《四十自述》,读到了清末民初的社...
评分读胡适《四十自述》 胡适在自序中首先提到了自己的“传记热”:深深地感觉中国最缺乏传记的文学,所以到处鼓吹朋友们写自传;而他自己则是开始写《四十自述》[注1]。我不能排除他在写传记文章(还有写日记、书信)时怀有这样的私心:期望...
冯顺弟也只能通过嫁个好人家来帮父亲分忧了。而在她娘眼中她也不过是乐意当个官太太。
评分了解一个人后来的所作所为和性格中的东西,果然要从他的成长轨迹中去挖掘。
评分了解一个人后来的所作所为和性格中的东西,果然要从他的成长轨迹中去挖掘。
评分了解一个人后来的所作所为和性格中的东西,果然要从他的成长轨迹中去挖掘。
评分学原于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