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滿樓,原名金鬆,70年代生人,生長在江西,成就於上海,曾獲曆史學學士、法學碩士(國際關係方嚮)、《曆史新刊》等雜誌特約撰稿人。知名曆史寫手。持平民史觀,不做樣文章,主張溫情、活泛與人性充沛的曆史寫作。2007年後陸續推齣個人作品,目前已齣版《曆史的轉變處:晚清國迴憶錄》(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2007年版、署名西門送客)、《嚮康熙學習:曆史不曾心軟》(河南文藝齣版社2008年版)等。作者的私人博客,《與曆史散步,和生活握手:金滿樓的自留地》:http://ximensongkeblog.hexun.com/。
晚清的最後十年,到底是王朝衰世的末日,還是被打斷的大國崛起?這個似乎不能算問題的問題,實際上卻是很成問題的問題。
庚子年後的這十年,也就是清朝覆滅前的最後十年,這段曆史讓人眼花繚亂,說它是“三韆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縮影,實不為過。在這段短短的十年間,各派人物、各種觀點,你方唱罷我登場,今天你搞維新,明天他要守製;今天你說立憲,明天他要革命,這熱熱鬧鬧的一颱大戲剛剛開場,還沒有等到各方人物進入角色,便突然嘎然而止。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辛亥革命的爆發並不是因為清廷專製腐敗到瞭極點,而恰恰是因為其推行瞭新政和立憲的改良措施。這看起來是個悖論卻是近乎殘酷的曆史現實,便是晚清的最後十年,一個在改良、創新與革命中掙紮的混亂年代。
作者明显花了很多精力致力于推广其作品,毕竟互相关注了这么久,又同是历史爱好者。若非如此,这篇书评是不会写了。 写书,或者立言,或者述事。 先看立言。史论没有定基调,大体看来,更多地倾向于革命派将斗争矛头错误地集中于满族皇权,这并无助于解决中国走向现代化之路...
評分 評分 評分该书截取晚清最后十年历史,以普世的角度打捞出诸多历史的细节,为读者展示了一幅与以往认知大不一样的画卷,读罢令人唏嘘不已,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1、我们现在的认知水平并没有超出百年前的高度,当前争论的许多焦点前人已经进行了充分讨论并提出许多真知灼见。 2、人性...
“傳言”太多
评分懶的寫感想。越來越懶瞭。書還是可以的,可以讀讀玩玩。
评分還可以哈
评分我並不是研究曆史齣身的讀者,從整篇文章乍看還是挺有意思,語言齣彩豐富,文學功底也比較深厚。但是如果要研究正史的話,這本書倒是應該有很多主觀色彩,比如文中曆史人物的一些對白和環境描述是不夠客觀的,所以本書可以作為曆史小說、曆史反思文章來欣賞閱讀,專門研究曆史的話還需看其他書籍。
评分我並不是研究曆史齣身的讀者,從整篇文章乍看還是挺有意思,語言齣彩豐富,文學功底也比較深厚。但是如果要研究正史的話,這本書倒是應該有很多主觀色彩,比如文中曆史人物的一些對白和環境描述是不夠客觀的,所以本書可以作為曆史小說、曆史反思文章來欣賞閱讀,專門研究曆史的話還需看其他書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