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贲 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英语文学博士,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著作包括 Situational Tensions of Critic-Intellectuals, Disenchanted Democracy, 《走向后现代和后殖民》,《文化批评往何处去?》,《知识分子——我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全球正义和公民认同》。
人以人性道德的理由来记忆。哪怕对那些与我们只有浅淡关系的人们,我们也与他们因人性道德的记忆而联系在一起。藉由人类共同创伤的记忆,各种社会群体、国族社会,有时候甚至是整个文明,不仅能够辨认出人类苦难的存在和根源,还会就此担负起一些重责大任,警惕袖手旁观的冷漠。正如英国历史 学家Ian Kershaw所说,“通往奥兹维辛的道路,为之开道的是仇恨,为之铺路的是冷漠。”对于人类共同的灾难,记忆研究最关心的不是我们愿意记忆什么,而是我们由于道德责任而应该记忆什么。我们应该记住的是那些直接毁灭共同人性的邪恶事件。
社会和解是“不计”前嫌,不是“不记”前嫌。记住过去的灾难和创伤不是要算账还债,更不是要以牙还牙,而是为了厘清历史的是非对错,实现和解与和谐,帮助建立正义的新社会关系。对历史的过错道歉,目的不是追溯施害者的罪行责任,而是以全社会的名义承诺,永远不再犯以前的过...
评分对很多人来说,经历苦难都是生命中最难以忘怀的体验。有的苦难是集体的,比如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饥荒,而有的苦难是个人的,比如个人经历的任何一场意外事故。有的苦难是自然造成的,如唐山大地震;有的苦难是人为的,如二战时期希特勒疯狂屠杀犹太人。这些苦难都是不应该被...
评分小时候听上辈的人口述历史。 念念叨叨的莫过于自己小时,以及自己的长辈小时的遭遇。多半是个人的记忆。而这记忆多半都只是局域的,感性的,附带着强烈的个人感情的历史。而且,这历史大多发生在一个又一个小小的、透明的玻璃瓶子里——外面的世界是那么的遥不可及;然而瓶子...
评分人是有爱好的。人们因为自己的喜好来记忆。人们舍弃一些东西,或者记住一些东西,都是因为自己的爱好。如果不是爱好,人们怎么会有好恶呢?
评分因为梁文道的推荐,所以买了这本,刚开始没注意作者,读了开头,以为是国外的呢,以为封面上的是译者,仔细一看原来是国内作者写的,然后搜索了一下徐贲。。。。。 国内能写这么好的书的确是不多见了! 当然,我的学识远不足以评论这么高端的一部作品,只能贪婪地阅读着。
有点右
评分: B82-051/2248
评分: B82-051/2248
评分人需要警惕那些遗忘,以及被抹掉的历史,不需要更多的理由,只为了让自己不成为未来的政治受害者。
评分人需要警惕那些遗忘,以及被抹掉的历史,不需要更多的理由,只为了让自己不成为未来的政治受害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