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ert J. C. Young 纽约大学朱利叶斯·西尔弗英文和比较文学讲座教授。主要著作包括《殖民的欲望:文化、理论和种族的混杂》(1995)、《后殖民主义:历史的导引》(2001)等。
本书内容新颖而活泼,与其他后殖民主义的简介大为不同。作者不是在谈抽象的理论,而是从世界局势、个人经历和史实评述入手来审视非殖民化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影响。他将讨论置于一个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下,所举例子涉及土著人、无地农民、阿尔及利亚的籁乐、后殖民女权主义以及全球性的社会和生态运动。
【三大洲】 在1966年于哈瓦那召开的三大洲会议上,首次将拉丁美洲,非洲,亚洲联系在了一起。创办了一本 杂志《三大洲》,首次将后殖民理论家和实践家的写作联系在一起,如萨特,法农,格瓦拉,胡志 明,卡布拉尔等。 1967.4.16,格瓦拉《给三大洲的信》,寄自“世界的某个...
评分p6 原文:Postcolonial theory, so-called, is not in fact a theory in the scientific sense, that is a coherently elaborated set of principles that can predict the outcome of a given set of phenomena. 译文:所谓的后殖民理论,实际上并非科学意义上的理论,而是...
评分【三大洲】 在1966年于哈瓦那召开的三大洲会议上,首次将拉丁美洲,非洲,亚洲联系在了一起。创办了一本 杂志《三大洲》,首次将后殖民理论家和实践家的写作联系在一起,如萨特,法农,格瓦拉,胡志 明,卡布拉尔等。 1967.4.16,格瓦拉《给三大洲的信》,寄自“世界的某个...
评分初读此书,略感凌乱。随后多读几遍,恍然发现这本书的作者是从“弱者”的角度出发描绘后殖民时代的世界格局,只不过这里的弱者并不局限于某个村落或城镇,而是置于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的大格局之下,他们不再是缄默的个体,而是敢于通过音乐、著书、抗议等途径集体发声的群体...
评分【三大洲】 在1966年于哈瓦那召开的三大洲会议上,首次将拉丁美洲,非洲,亚洲联系在了一起。创办了一本 杂志《三大洲》,首次将后殖民理论家和实践家的写作联系在一起,如萨特,法农,格瓦拉,胡志 明,卡布拉尔等。 1967.4.16,格瓦拉《给三大洲的信》,寄自“世界的某个...
在家杀各种大学买了没读的书。
评分看到最后两章我呵呵了。。。。。要左死啊
评分所谓的后殖民理论,实际上并非科学意义上的理论,而是依条理详细阐述的一系列原则,这些原则可以预测一些现象的结果。它包括一整套相互关联的、并置的且偶尔存在冲突或矛盾的视角。从最广的意义上讲,它涉及其他学科和活动所专注的问题,特别是关于女性地位、发展、生态、社会公正性、社会主义等方面的问题。总之,后殖民主义把自己选择研究的问题和知识融入到了西方和非西方对于权力结构的研究之中。它致力于改变人们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在不同种族之间创造出一种更加公正和公平的关系。
评分作者是个社会主义者。读过之后就是这种感觉
评分内容上“世界格局”多于“后殖民主义”,从史料写起不会很枯燥,但每章之间没有太强的联系,也缺少对后殖民理论本身的反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