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含了标志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诞生的两份重要文献: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的手稿。其编者大卫• 梁赞诺夫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前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奠基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的主要策划人、执行人和精神领袖。这个版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将其进行编译,对国内方兴未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研究有所裨益。另外,本书附录为20世纪30年代郭沫若译《德意志意识形态》(包含《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将郭沫若的中译本以附录形式原文刊出,能够帮助国内学者了解这一版本最早的中译本中的历史性翻译话语。此中译本具有历史性的学术价值,使国内学者能够比较完整地看到此历史文献的原始样态。
(一) 任何的理论观点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是相对的,我这一刻说过的话已不是刚才你所听到的那一句。局限性是不可避免的,人作为时空中渺小的一个存在,更是无能为力。 马克思理论是真理,然而理论总是灰色的,实践和认识之树才常青。与时俱进地去认识,也只不过是数学...
评分一、《德意志意识形态》文献学和出版史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体部分写于1845年11月到1846年夏天,距今已有160年。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撰写这部手稿,主要是跟黑格尔左派内部的思想斗争有关,当时黑格尔左派的代表人物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围绕着“人”、“人的本质”、“...
评分马克思思考的起点是人的异化问题。 从这一个起点出发,走向了两个向度的批判:其一是意识形态的批判;其二是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在《资本论》中,这两个向度的批判被结合在一起。 这一“异化”的主题在不同思想者中被以不同的方式反复探究。它也体现于海德格尔的“此在的沉沦”...
评分一、马克思的颠覆 青年黑格尔派运动的“真正业绩和关于这些业绩的幻想之间的显著差异”,这大概也是旧的形而上学家的自我评估和现实意义之间的显著差异。在过去的世代中,德意志民族构建起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形而上学体系,然而与思想上的风暴成反比,它的实践的斗争始终没有掀起...
评分写在前面: 这篇文章写于2019年12月18日晚,第二天就是马原课读书笔记的ddl。下午没课,在寝室里开着电脑玩手机,面对着一片空白的Word文档页面毫无愧疚地玩到6点。我室友问我你不慌吗,3000字书评诶。我说我慌什么,你怕是不知道我的说废话功底。 八点完稿,兴冲冲地穿着睡衣...
张老师送的,弥足珍贵
评分……
评分…
评分经典之中的经典。有些文字读来触目惊心,心惊肉跳。此书经过无数修饰演绎篡改,今日看到最初版本仿佛只学了武当九阳功的弟子在楞伽经中看到的九阳真经一样。老马神作,很多地方读不通顺,待来日悟性提高了再重新回味。2010.9
评分毕竟是马克思。前半部分冗长不知所云,后半部分非常精彩,不愧是马克思的见地,独到、深刻、有预见性。如果他没有被误读,那他之后的100年又会是怎样一番光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