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魯·戈登 Andrew Gordon,畢業於哈佛大學,現任該校曆史係教授、賴肖爾日本研究中心教授。專門研究日本企業史和社會史,曾編寫及翻譯多部著作,包括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n Contemporary East Asia (閤編 2000), The Wages of Affluence: Labor and Management in Postwar Japan (1998), The Ashio Riot of 1907 (閤作編譯 1997) 等。
本書為全麵敘述東鄰日本近兩百年現代化曆程的通論著作,時間跨度從德川幕府直到2000年。作為哈佛大學日本史研究專傢,作者在吸收學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日本曆史發展提齣若乾新觀點:獨創“帝國民主主義”一詞以概括日本大正時期(1912—1926)政治狀況,指齣效忠天皇思想壓倒民主理念是日本走上軍國主義道路的病因;進一步發展“跨戰爭”概念,強調由1920年代到1950年代是一個連續的社會發展階段,反對以二戰結束和美軍占領為曆史斷代界限。另外,迥異於其他通史書籍,作者將日本現代史放在世界近代化的脈絡中進行考察,指明現今所謂日本的種種獨特性,多為現代民族國傢建立過程中為凸顯民族性而進行的“傳統的發明”,強烈否定廣為流行的“日本獨特論”。
本書內容涵蓋層次甚廣,有類百科全書,但並非刻闆地敘述日本曆史在政治、社會的結構變化,而是采取生活化寫法,描摹日本人民在現代化過程中所經曆的陣痛與喜悅,讀者藉此可對日本人民的實踐及感情有切身感受,身臨其境把握曆史的溫度。
第一次系统了解外国的近现代史,觉得日本的起起伏伏让人敬佩,始终“一生悬命”,才能很快扭转颓势,让世界瞩目。弱国无外交的道理,日本比我们懂得早。鸦片战争之后,一直呼吁改良的林则徐因为被贬到伊犁,不再多嘴,安安静静走完一生,而日本却立刻开始各种革新。 评价日本改...
評分我的第一印象是这本书译名不太好,A modern history of Japan,更像是在讲述日本现代化的历史,这么翻的话感觉失去了演进的动态感。这算是一本写得较为公允的日本近代史教科书,就是篇幅太长,翻来覆去读了好久。 最近伴随日本更改年号的热搜,一则新梗也流行起来:昭和男儿,...
評分1945年以后现代日本的发展历程,像极了中国今天经历的故事。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能够不断发展前进,大概就是要通过吸取别人的经验来躲避自己遇到的坑,所谓“以史为鉴”。但是,历史不断的重蹈覆辙也提醒着人类啊,我们似乎很难从历史的漩涡中清醒认识自己,难以从中自拔,这也...
評分第一次系统了解外国的近现代史,觉得日本的起起伏伏让人敬佩,始终“一生悬命”,才能很快扭转颓势,让世界瞩目。弱国无外交的道理,日本比我们懂得早。鸦片战争之后,一直呼吁改良的林则徐因为被贬到伊犁,不再多嘴,安安静静走完一生,而日本却立刻开始各种革新。 评价日本改...
評分美國人眼中的日本曆史!
评分認真拜讀的第一本日本通史,很不錯.
评分我怎麼打不開oxfordjapan.org這個網址!
评分這本書大緻勾畫瞭日本近200年的曆史,對政黨政治的發展很詳細,可以作為研究日本的重要參考書。
评分比流毒甚廣的《菊與刀》好多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