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伯(1900~1990),古典文學研究傢,紅學傢,詩人,作傢。原名俞銘衡,以字行,字平伯,德清東郊南埭村(今城關鎮金星村)人。清代樸學大師俞樾曾孫。早年參加五四新文化運動,為新潮社、文學研究會、語絲社成員。191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曾赴日本考察教育。曾在杭州第一師範學校執教。後曆任上海大學、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1947年加入九三學社。建國後,曆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顧問,中國文聯第一至四屆委員,中國作協第一、二屆理事。是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錶,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
本書係據1923年亞東圖書館版《紅樓夢辨》排印,供研究工作者參考、批判之用。
俞平伯先生此书由其与顾颉刚先生的信札整理而出,其间不乏二人之交流探讨,可谓融二家之学的作品。虽然大体仍以俞先生对《红楼梦》的考辩为主,但其中录入许多顾先生关于文学史观的创见,语义精微,发人深省。记得中卷里的一句“我们虽是愈研究愈觉得渺茫,但总是向着光明处走...
評分我还是长话短说吧。 1、我是《红楼梦》乃是一本写实的小说派,而俞君是《红楼梦》乃曹雪芹自传派。 2、俞君给了高鹗一个中肯的评价,认为他对红楼梦的传播还是有功的,即虽然他的四十回续书并不高明,但他保持了红楼梦的悲剧氛围,没让之成为一部大众喜闻乐见的大团圆结局的...
評分近日缘着二读《红楼梦》,抱起俞平伯的《红楼梦辩》一书与原著小说对比细看,竟然收获极大。民国学人那一份独有的钻牛角尖劲儿的认真和真名士自风流的气息,读来如见雪后春日。 初读红楼梦乃是庚寅岁末,去今已五岁有余。彼时我的趣味与平伯初读时一样,觉此书气象狭窄,并无甚...
評分我还是长话短说吧。 1、我是《红楼梦》乃是一本写实的小说派,而俞君是《红楼梦》乃曹雪芹自传派。 2、俞君给了高鹗一个中肯的评价,认为他对红楼梦的传播还是有功的,即虽然他的四十回续书并不高明,但他保持了红楼梦的悲剧氛围,没让之成为一部大众喜闻乐见的大团圆结局的...
評分俞平伯先生此书由其与顾颉刚先生的信札整理而出,其间不乏二人之交流探讨,可谓融二家之学的作品。虽然大体仍以俞先生对《红楼梦》的考辩为主,但其中录入许多顾先生关于文学史观的创见,语义精微,发人深省。记得中卷里的一句“我们虽是愈研究愈觉得渺茫,但总是向着光明处走...
高中讀過,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經典
评分很喜歡的一本 可能當時紅書看的多瞭 這本有點小清新
评分一晚上看完,好痛快!先生品鑒文字,月旦人物,犀利而不尖酸,詼諧而不輕薄,實在深可敬重!
评分歪麯。參考、批判
评分很不錯,中肯客觀,基本沒有謬誤,入門好書,唯當時所得資料甚有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