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鲁芹(1918—1983),本名吴鸿藻,散文作家,英美文学教授。上海市人。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先后任教于武汉大学、贵州大学、台湾师范学院、淡江英专(今淡江大学)、台湾大学等,策划英译当代中国文艺作品。1956年与友人联合创办《文学杂志》。1962年赴美,任教于密苏里大学等。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美国去来》、《鸡尾酒会及其它》、《瞎三话四集》、《余年集》、《暮云集》及报道访谈当代欧美作家的《英美十六家》等。
本书收录作者1980年访问或介绍英美16位作家的文章,其中不乏大家,也有今天不常见的若干作家。以作者一贯的娓娓道来的语气,再现作者与受访者之间相谈甚欢的场景,中间穿插作者对作家或作品的见解,文学研究者读来会受启发,一般读者则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享受到了吴氏恬淡从容的文风。
买吴鲁芹作品系列源于一个很功利的想法,也是最近发现自己文字能力退化了,一上来就是“一是、二是、三是”,之乎所以的废话。然而即便读完吴老的《鸡尾酒》和《英美十六家》我也没有学会淡定的读书,从容的写字。 有人说吴老小家子气,访问几个英美作家就搞得高山仰止,先是生...
评分豆瓣应该加一个标签,“未读完”,这跟“在读”的区别是,读了,没读下去,觉得不值当,不想再读了。 虽然吴先生为这些访谈大大地“恶补”了一番被访者的作品,但显然他只是一个用功勤,用心深的文学粉丝,并不是一个好的提问者。只翻看了三四个人的,问题挠不到痒处,应答自...
评分最近读了王老师推荐的《英美十六家》,吴鲁芹老先生的著作,这也是我第一次读吴鲁芹先生的文章。书中十六位英美作家的作品我一个字也没有读过,连他们的名字我也是第一次听到,所以在读书时一边深感自己读书太少,一边佩服吴老先生的读书广博,居然能够看那么多的书! ...
评分终于发了工资,终于到了周末,终于可一泄郁积的私欲。 吴鲁芹先生说: 说老实话,我手边的钱,若仅够糊口,一定先买大饼,次及典籍。我生来大约就缺少诗人的气质,起早通常是为了赶路,不是为了看花。虽然也喜欢坐在院子里看月亮,到该睡的时候,还是蒙头大睡,并不舍不得...
评分终于发了工资,终于到了周末,终于可一泄郁积的私欲。 吴鲁芹先生说: 说老实话,我手边的钱,若仅够糊口,一定先买大饼,次及典籍。我生来大约就缺少诗人的气质,起早通常是为了赶路,不是为了看花。虽然也喜欢坐在院子里看月亮,到该睡的时候,还是蒙头大睡,并不舍不得...
英国十九世纪大诗人丁尼生( Alfred Tennyson)对比他早出世半个世纪的本司( Robert Burns),非常佩服,他恭维本司的诗句是“体完如山果,光灿若露珠”( In shape the perfection of the berry,in light the radiance of the dewdrop. )
评分虽然介绍的这些作家我只读过怀特和厄普代克,但是吴鲁芹写得真好。好到我也想找几个人来采访采访或者去写点小说让人来采访我了。
评分我知道有的时候觉得一本书不好是读书的人的关系
评分至少没台湾人宣传的那么好
评分大概千里迢迢访谈自己喜欢的作家就是最值得赞许和羡慕的事了。虽然我都没读过听说过的也只有几位,但还是被作者的文笔和幽默折服。可爱优雅爱自嘲的老顽童!装帧有爱啊。只是看着文章后面的落款总是一九八O年或八一年就有某种时空感。30年前的访谈和文字的质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