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时代的人

现时代的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卡尔·雅斯贝斯,20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奠基人之一。他主张哲学是对存在的主观解释, 认为哲学应当为人的自由而呼吁, 应当注重人的生存, 并以此作为一切现实的核心。《时代的精神状况》是其重要著作。

王德峰,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雅斯贝尔斯
出品人:
页数:138
译者:周晓亮
出版时间:1992-8
价格: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050317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哲学 
  • 雅斯贝尔斯 
  • 外国哲学 
  • 【哲学】 
  • ★只读电子版★ 
  • N暂缺 
  • 2现在 
  • 德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作者认为:人是精神,人之为人所处的境况就是精神境况。本书论述作为精神的人在现代的命运和处境,阐述现代西方文化的精神处境以及可能摆脱这一处境所凭借的精神手段。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时代的精神状况  是在图书馆撞见的   因为  想到是王德峰译的 又是我所感兴趣的存在哲学  就借来读了 一读就做了一堆笔记   他写的哲学多为描述性 且想法独到 重要的是   书是写给未来看的 就是现在  

评分

本书写于1930年,但作者分析的那个“现时代”的精神境况针对的更像是如今这个现时代,人的迷茫空虚更甚从前。可见经过这100年,人在现代这条路上走了这么远,但对走在这条路上的自己的了解不比100年前的人走得更远。  

评分

我看的是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翻译,晦涩有一些,但我更觉得作者本身的系统性不是很强,一件事儿絮絮叨叨地说,可没得出什么有力的结论,楼上所说:有利批判,苍白引导说的很对,写的有片段感。 对于当时时代本身的批判,我个人觉得作者还是悲观了一点,并没有对社群中的积极力量做...  

评分

自康德开启德国古典哲学降,哲学家所思考哲学本身的问题之一:就是“知识”与“自由”之间的可调性。亚斯贝斯在这本书里,以通俗的论述,撬起了古典哲学的一角,让我们可以小窥其中的精髓。读后,很受感动,小作随感以便日后对照观之。 1. #技术##知识##秩序##理性#:作为人的...  

评分

此书并非是来自1930年的预言,倒不如说,自从人类走入现代以来,书中所描绘的困境从未离开过我们。自我实现与投身集体的深刻内涵远不是他们表面上所显示出的那样,似乎有着和解的可能。真正的自我实现将不可避免地破坏秩序,而投身集体,不管是集体主义的集体,还是自由主义的...  

用户评价

评分

据说对技术的批评最早起源于老子——果然前卫,但是到了20世纪,它已经变成千篇一律的“悲惨世界”批评。雅斯贝尔斯这本书于我没有任何新鲜感,技术与大地的争执早就是海德格尔的命题,荒原的危机叙事也早在艾略特的诗化世界中全面展开,对文化工业的批评是西马看家本事——对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大而化之的抨击更显得不着调。总有一些知识分子一厢情愿幻想能哲学救世,可雅斯贝尔斯念兹在兹的精神超越,从来都是个人体验的。

评分

据说对技术的批评最早起源于老子——果然前卫,但是到了20世纪,它已经变成千篇一律的“悲惨世界”批评。雅斯贝尔斯这本书于我没有任何新鲜感,技术与大地的争执早就是海德格尔的命题,荒原的危机叙事也早在艾略特的诗化世界中全面展开,对文化工业的批评是西马看家本事——对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大而化之的抨击更显得不着调。总有一些知识分子一厢情愿幻想能哲学救世,可雅斯贝尔斯念兹在兹的精神超越,从来都是个人体验的。

评分

据说对技术的批评最早起源于老子——果然前卫,但是到了20世纪,它已经变成千篇一律的“悲惨世界”批评。雅斯贝尔斯这本书于我没有任何新鲜感,技术与大地的争执早就是海德格尔的命题,荒原的危机叙事也早在艾略特的诗化世界中全面展开,对文化工业的批评是西马看家本事——对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大而化之的抨击更显得不着调。总有一些知识分子一厢情愿幻想能哲学救世,可雅斯贝尔斯念兹在兹的精神超越,从来都是个人体验的。

评分

据说对技术的批评最早起源于老子——果然前卫,但是到了20世纪,它已经变成千篇一律的“悲惨世界”批评。雅斯贝尔斯这本书于我没有任何新鲜感,技术与大地的争执早就是海德格尔的命题,荒原的危机叙事也早在艾略特的诗化世界中全面展开,对文化工业的批评是西马看家本事——对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大而化之的抨击更显得不着调。总有一些知识分子一厢情愿幻想能哲学救世,可雅斯贝尔斯念兹在兹的精神超越,从来都是个人体验的。

评分

据说对技术的批评最早起源于老子——果然前卫,但是到了20世纪,它已经变成千篇一律的“悲惨世界”批评。雅斯贝尔斯这本书于我没有任何新鲜感,技术与大地的争执早就是海德格尔的命题,荒原的危机叙事也早在艾略特的诗化世界中全面展开,对文化工业的批评是西马看家本事——对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大而化之的抨击更显得不着调。总有一些知识分子一厢情愿幻想能哲学救世,可雅斯贝尔斯念兹在兹的精神超越,从来都是个人体验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