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仄,1948年生于上海。文学硕士,哲学硕士,北京服装学院教授。从事服装史论、传统服饰文化抢救及设计艺术史等方面教学研究。
胡月,1957年生于江苏南京。毕业于苏州丝绸工学院,现任北京服装学院教授,从事服装设计教学和服饰文化理论研究。
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其变化之速、之烈,是以往各世纪难以企及的。在此期间,中国人的服饰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垂衣裳而治天下”,中国历朝严格的服饰制度是不可等闲视之的。满清入关,直接带来了中国服饰的重大变化,20世纪的前十年,男人还是长袍马褂为主,女人则是满汉融和的清式服装。辛亥革命后,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了《服制》法令,西式服制列入法令,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纪元。20年代,孙中山应冯玉祥之邀北上,他常穿一种新式服装,既以他命名的“中山装”,同时,服装出现了精彩纷呈的迹象。而真正出现精彩纷呈的,是30年代,尤其是女装,过去的旗装,成为有腰身的旗袍,还有学生装、西装、连衣裙……50年代,终止了原来的服装进程,建立了一种新的“时尚”,简朴服饰和审美意识影响了以后几十年……改革开放以后,蓝灰人流发生了重大改变,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作者在谈服饰变化时始终与时代变换息息相关,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人们审美与历史的关系,还知道许多我们不知或从注意过的东西。
衣裳这个东西,好像老是兜兜转转又时兴回来了,但每一次回来,都有些似是而非的改变。不能小看这些改变,就是这一点点“非”,使得时髦的定义又改变了,原来的衣裳再也穿不出门去。“时髦”是个可恨的、诱人的、不可捉摸的东西。 这本书着眼于“史”,服装与历史互为表里,里子...
评分衣裳这个东西,好像老是兜兜转转又时兴回来了,但每一次回来,都有些似是而非的改变。不能小看这些改变,就是这一点点“非”,使得时髦的定义又改变了,原来的衣裳再也穿不出门去。“时髦”是个可恨的、诱人的、不可捉摸的东西。 这本书着眼于“史”,服装与历史互为表里,里子...
评分衣裳上的百年 孟晖 凝光小笺 孟晖 如果有谁宣称所谓汉衣冠的历史其实乃是胡服的历史,大概最好顶上锅盖蹲墙角里去躲避飞来的拍砖。然而,20世纪中国衣冠的变迁与“胡服”(马褂、旗袍)、“洋服”混绞在一起,确实是《百年衣裳20世纪中国服...
评分衣裳上的百年 孟晖 凝光小笺 孟晖 如果有谁宣称所谓汉衣冠的历史其实乃是胡服的历史,大概最好顶上锅盖蹲墙角里去躲避飞来的拍砖。然而,20世纪中国衣冠的变迁与“胡服”(马褂、旗袍)、“洋服”混绞在一起,确实是《百年衣裳20世纪中国服...
评分衣裳上的百年 孟晖 凝光小笺 孟晖 如果有谁宣称所谓汉衣冠的历史其实乃是胡服的历史,大概最好顶上锅盖蹲墙角里去躲避飞来的拍砖。然而,20世纪中国衣冠的变迁与“胡服”(马褂、旗袍)、“洋服”混绞在一起,确实是《百年衣裳20世纪中国服...
从百年服装变迁看历史文化变革。比《妆匣遗珍》好一些。
评分很好对我一本书,图文配合很好,简单直白。
评分通俗的记述了二十世纪服装的变迁,书装潢、板式很好,配图也不错。可惜的思想性差了些。真要把这个当个学术研究,有深度的,怕还得洋人来做。天朝还不行。
评分角度很有意思,内容不够丰富。
评分还是简略了点,对于服装的面料、工艺等技术层面,没有足够细腻的书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