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克里斯托夫•德费耶是一名经济学家,巴黎第七大学博士。曾先后在法国环境部、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法国电力集团等机构从事研究工作,现任巴黎政治学院城市学院教师和研究员,并兼任法国电力集团研发部能源经济学家。研究兴趣为能源市场和能源监管,已发表多篇关于电力资源和水资源的学术论文。
译者简介
唐俊,男,博士。现为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财经大学亚太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兴趣包括福利经济学与社会保障、国际政治经济学、发展中国家社会学理论、金融社会学与社会工作、计算社会科学等。
城市的公共水资源建设和管理,是19世纪资本和权力博弈的有趣案例。作者指出,公共当局和私营公司既没有相同的利益也没有相同的目标,那么在涉及水资源这项事关重大的议题时,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究竟该如何取舍呢?在《君主与承包商:公共水设施的发展变迁》一书中,作者深入探究了19世纪的三个大都市,伦敦、纽约和巴黎的公共水网建设。
现代人离不开自来水。若停水过久,不但市政瘫痪、日常生活停摆,连生存都受到威胁。供水如此重要,真正进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时间却并不久远。 中国城镇供水历史不过百余年,在1879年,旅顺建立了第一座供水设施,实际上,这样的想法还是向欧洲学习的。然而,欧洲城市供水网络...
评分读完了伦敦一章。第一是窥探到了做产业组织的人似乎从来不认为越竞争越出色,在单纯的经济学意义上,某些时刻垄断可以避免社会成本浪费的思想来源。第二虽然作者没有详细地解释伦敦的供水公司最后被收归政府的原因,我想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倒也可以提供一些理解。经过价格战,...
评分读完了伦敦一章。第一是窥探到了做产业组织的人似乎从来不认为越竞争越出色,在单纯的经济学意义上,某些时刻垄断可以避免社会成本浪费的思想来源。第二虽然作者没有详细地解释伦敦的供水公司最后被收归政府的原因,我想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倒也可以提供一些理解。经过价格战,...
评分读完了伦敦一章。第一是窥探到了做产业组织的人似乎从来不认为越竞争越出色,在单纯的经济学意义上,某些时刻垄断可以避免社会成本浪费的思想来源。第二虽然作者没有详细地解释伦敦的供水公司最后被收归政府的原因,我想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倒也可以提供一些理解。经过价格战,...
评分现代人离不开自来水。若停水过久,不但市政瘫痪、日常生活停摆,连生存都受到威胁。供水如此重要,真正进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时间却并不久远。 中国城镇供水历史不过百余年,在1879年,旅顺建立了第一座供水设施,实际上,这样的想法还是向欧洲学习的。然而,欧洲城市供水网络...
这是一项在城市公共服务上政府与私人企业之间关系研究的代表性案例。对于一个社会发展而言,往往私人企业等民间力量推动社会变革与创新发展,但又收到政治力量的排挤而在后期被踢出局,这背后反映出来的是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博弈,以及政府权力对社会权力的侵蚀。
评分作者观点认为,供水网络的建造和管理方式(国营和私营)主要取决于城市的历史、特色以及不同背景下的具体决策过程。城市的制度安排、政治联盟,地方首长的集权程度、社会舆论以及城市化进程型塑了不同的供水模;通用自来水与法国各市镇的授权谈判的故事还是非常生动的;标题党+翻译不行,再扣一颗星。
评分读完了全书,作者提供了一些非常精彩的故事和细节。虽然解释不足,但是故事充实,人物丰富,足够让各方面读者去思考不同的问题。小小的写了一篇读书笔记,思考让人获得了一些额外的快乐。
评分这是一项在城市公共服务上政府与私人企业之间关系研究的代表性案例。对于一个社会发展而言,往往私人企业等民间力量推动社会变革与创新发展,但又收到政治力量的排挤而在后期被踢出局,这背后反映出来的是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博弈,以及政府权力对社会权力的侵蚀。
评分此书处理的是法律经济学上的一个经典问题——城市公共服务的私营/公立之争。但遗憾之处有二,一来不知是因为法式学术语言的特点,还是中译欠佳,感觉文笔不够流畅;二来作者似乎并没有很好地回答英、美、法三国在城市供水问题上的“小分流”问题(为何英、美均由私营走向公立,而法国的私营模式却维系至今),也即为何只有法国发展出了强大的公-私间的行政协议传统?而这一点恰恰是对于中国当下行政法发展(如PPP)影响甚巨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