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的來處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電影 張國榮 電影理論 文學 香港文學 專業 2019 2081
發表於2025-02-02
光影的來處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_-原著和改編真的是兩碼事。原著好,改編後不一定好。因為好的原著能夠最大限度地刺激讀者的想象空間,讓讀者的心中有一個“不可取代”的原型。這本書最特彆的地方,是分彆從文學創作者、導演和電影錶演者的角度來談文學與影視的比較。個人認為書中最有價值的,是張國榮對藝術錶演的理解和執行,還有許鞍華分享瞭從小說改編到電影拍攝的經驗,讓不懂行的我在下次觀影時能夠更細緻的感受原著與改編作品的差異。
評分建議有興趣閱讀的友鄰、讀者們,在看本書之前,最好把書中提及的電影和小說看一下。或者這樣,看到一個章節,比如裏邊提到《霸王彆姬》電影和小說,那就先看電影和原著,然後再看這本書。不然的話,可能多少會有點不知所謂的感覺。
評分書不錯。張國榮對《霸王彆姬》處理同性的拘謹感到可惜,許鞍華和張國榮都拿瞭關錦鵬《胭脂扣》舉例子。許鞍華自我批評瞭《傾城之戀》和《半生緣》,今年又是張愛玲百年誕辰,《第一爐香》一定不能砸啊!劉以鬯更側重自己的文學寫作,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結閤起來的有邏輯的意識流技巧。
評分所謂“來處”,是指電影改編的原著,包括瞭四篇座談的整理文字。最難得的是張國榮的那篇,可以說字字又見其人風采;伍淑賢的那篇感觸不深,電影我也沒看過;許鞍華的一篇最實在,也敢於承認自己在《傾城之戀》和《半生緣》上做的不好,他對演員的選擇也頗有時代感,什麼周迅黃磊趙薇,還蠻有趣。但劉以鬯這篇我認為最好,因為唯有這一篇的重心是在文學而非電影,有一些他與現代文學史的關係如和端木蕻良、姚雪垠等。四篇訪談都比較珍貴,所談論的問題都很有意義,就是太少瞭不過癮。每一篇訪談後都附瞭相關的原著片段,這一比較啊,還是張愛玲好看,怎麼看都好看,其次是《酒徒》,也實在是好看。李碧華這麼一並列,宛如丫鬟瞭。
評分這個專題很好,請到瞭演員、導演、作者,每個人對於電影與文學都有不同的理解。看文學與影像之間的探討,果然還是很有啓發的。
主編簡介
盧瑋鑾
1979年起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中文係,2002年退下教職,改任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主任。著有《香港故事:個人迴憶與文學思考》《香港傢書》《夜讀閃念》等。
熊誌琴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主修中國語言及文學,2002年獲哲學博士學位。曾任職於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現於香港浸會大學語文中心任教。
2002年,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盧瑋鑾開設瞭“文學與影像比讀”課程,以被改編為影視作品的小說作為研讀對象,並邀請相關的演員、導演、作者為學生演講及接受訪問,對影像與文學展開瞭不同角度的探索。
本書收錄瞭張國榮、伍淑賢、許鞍華、劉以鬯的演講及訪談記錄。遊走於影像與文學兩種完全不同的媒介中,他們的創作者說,齣於文學,入於光影。文字與光影交錯之間,互為參照。
影像人的职业生涯,真正的开头往往不是“看电影”,而是“看到有人拍电影”。影像人看不到你,尽管你在旁边,你不在剧情里就是透明的。他们被人簇拥着。在这种没有交集的簇拥之下,他们不是人是载体,你也不是人是围墙。相互解说很难,承认看到与没看到容易。就像海水与海岸相...
評分影像与文学虽然诞生时间先后有别,却都是最美的艺术形式,且如双生花一般,互相映衬,互添光辉,好的影视作品为文字增光添彩,而好的文字大家也想看到所改编的影视作品,每一位对文学与电影都感兴趣的人可能都思考过两者之间的关系,我想在这本《光影的来处》中,大家或能找到...
評分影像人的职业生涯,真正的开头往往不是“看电影”,而是“看到有人拍电影”。影像人看不到你,尽管你在旁边,你不在剧情里就是透明的。他们被人簇拥着。在这种没有交集的簇拥之下,他们不是人是载体,你也不是人是围墙。相互解说很难,承认看到与没看到容易。就像海水与海岸相...
評分影像人的职业生涯,真正的开头往往不是“看电影”,而是“看到有人拍电影”。影像人看不到你,尽管你在旁边,你不在剧情里就是透明的。他们被人簇拥着。在这种没有交集的簇拥之下,他们不是人是载体,你也不是人是围墙。相互解说很难,承认看到与没看到容易。就像海水与海岸相...
評分改革开放之初香港的经济远远超越内地,90年代香港经济达到巅峰,1995年的时候香港一城GDP相当于中国内地的四分之一,超过北上广总和还多。当年香港文化也成为强势文化辐射内地。我们七零后小时候经常听香港歌曲,看香港电影,香港就是一个遥远又神一样的存在。等到2000年以后,...
光影的來處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