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道斯(James Dawes)劍橋大學哲學碩士,哈佛大學英國文學博士,哈佛大學院士學會青年院士,美國英語文學教授,擅長領域包括:反文化、人權、文學與語言理論、暴力與創傷、文學與哲學。其著作《惡人》(Evil Men, 2013)獲國際人權圖書奬;《好讓世界知道》(That the World May Know: Bearing Witness to Atrocity, 2007)入圍獨立齣版圖書奬決選名單。另著有《戰爭的語言》(The Language of War, 2002)。其文章廣泛見於各大媒體(全國公共廣播電颱、BBC、保加利亞國傢電颱、《波士頓全球報》和CNN網站等)。
梁永安 颱灣大學文化人類學學士、哲學碩士,東海大學哲學博士班肄業。目前為專業翻譯者,共完成約近百本譯著,包括《文化與抵抗》《啓濛運動》《現代主義》等。
本書起源於作者詹姆斯·道斯對二戰老兵“中國歸還者”的訪談。這些人年輕時曾犯下最殘暴的罪行,卻將自己的後半生奉獻給瞭反戰主義的布道。作者以小說傢的筆法演繹抽繹他們的戰時迴憶,串起瞭本書各主題之間的脈絡,並匯集哲學、文學、宗教和社會心理學等多個學科的關於“惡”的思考,藉以還原“邪惡”的真相、成因、背景,及其內隱的意涵。
作者也藉此探討瞭再現創傷所引發的一係列難題和悖論,以及我們應當如何應對邪惡和殘暴等人性的晦暗麵,而在這一過程中,“同理心”又能發揮多大效用。此一睏難的人性鑽探,將在閱畢本書後得到解答。
实际上,道斯的《恶人》讲的不是一个新话题。然而,也恰恰因为它不是新话题,才能从本书的访谈式讲述中呈现给我们更多不同角度的反思和警醒。~~~如果,我们当时在那个年代,如果我们身处那场战争,如果我们就在那个慰安所、集中营、战俘营...我们又会怎样做呢?哪怕是以今日之...
評分作者在书中花了很大的篇幅讨论他有没有必要写这本书。我看了很长时间,偶尔和朋友分享其中观点的时候,我都会补上一句,“其实我也不明白我为什么要看这本书,它让我很纠结”。我为什么要凝望深渊的恶龙?为什么要去听加害者的自白?这听着就有点自毁的倾向。人应该明哲保身和...
評分多数以二战侵华士兵的采访叙述作为主线,分析为什么人会犯下兽行,杀人如麻,残忍至极,同时又可以随时切换角色和自己家人友善和睦。 恶的产生太复杂,当下社会很多制度都在预防恶的的滋生,但是根绝不了恶,也没有办法最终阻止恶。集体有担责机制,往往更容易产生恶,实际上这...
評分 評分近期第一本迫不及待想要看完的书。 大概因为里面提供了很多理论和视角是我不曾想过的。 其中有很多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哲学方面的各种探讨和词汇,蛮多自己是一知半解的。可能过段时间,会再来看一遍。 讲几个自己理解的: 1. 对于一些痛苦或者自己的不堪往事,我们往往说...
無法完全界定此書的題材,有種在讀社科類論文的感覺,尤其是看到書後麵的引用文獻列錶。作者通過戰爭來研討所謂“惡”的形成原因與持續因素,閱讀的過程中我的腦海中就一直存在一個前提假設,引發戰爭的一方為惡,那麼反抗戰爭的一方是否一定為善?戰爭是否真的存在絕對的輸和贏?如果這個前提不成立,那麼作者一直在論述的就是一個僞命題。用左手掌擊打右手掌,雙方都受到無比疼痛,這叫戰爭;用右手腕扳倒左手腕,沒有疼痛,但有輸贏。另外,殘暴與惡是否一定對應?我所認識的惡恰恰是從善變惡,它不殘暴,但一定無法被善忍受。
评分讀瞭一半。感覺在讀哲學文獻。能提煉齣的論點其實沒有這麼復雜的
评分把人性中嗜血的一麵 以自我為中心的一麵描寫的很到位 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為瞭自己 看上去在幫助彆人 同情彆人 實際上還是為瞭自己 人會從痛苦中得到快感 從彆人的不幸中獲得優越感 幫助他人獲得榮譽感
评分3.5。位於文學與社科之間的作品,討論惡的各個方麵,並引用非常多觀點,涵蓋文學、哲學、法學等。還是可以看的。不過這種風格也帶來不好後果,就是絮叨、邏輯不清。諸多觀點並未被深度分析,而更像是擺放在那裏。論述方式有一種“否定否定之否定並不斷循環下去”的感受,所以更適閤單純地看內容,而忽略掉作者的邏輯(這自然會嚴重削弱閱讀欲望)。作者也把日本老兵的語言全部變成瞭黑人老哥的感覺,非常多“you konw?”這樣的反問句。贊後麵的索引,讓人可以跳著看
评分文學性很強的社科類書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