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偏偏不喜欢

可是我偏偏不喜欢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晓乐,台中人。1989年生。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却没有选择律师之路,而另辟蹊径,成为一名家庭教师,后又成为职业写作者。喜欢鹦鹉。著有《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上流儿童》《可是我偏偏不喜欢》。处女作《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由台湾公视改编为电视剧,获第54届金钟奖5 项大奖。原作于2019年10月出版简体中文版,出版后市场反应、口碑俱佳,入选豆瓣2019年度社科·纪实图书,《读者》2019年度好书。

出版者:
作者:吴晓乐
出品人:磨铁·大鱼读品
页数:240
译者:
出版时间:2020-11-12
价格:49.8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574953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在处女作《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鸣惊人之后,毕业于台大法律系,却走上作家之路的吴晓乐带来了她的第一本随笔集《可是我偏偏不喜欢》。她以诚挚、洞察幽微的笔调,去揭示那些我们无比熟悉却视而不见的事物。她写女性之间隐藏的厌女情绪,体察女性潜移默化的“月经耻感”,也自陈母女两 代人的冲突与和解;她写自己曾为迎合男友病态节食的经历,回顾言情小说如何塑造了女孩最初的爱情观;写“女神”这个词背后隐藏的陷阱,也反思“年轻人一定要在大城市拼搏”这种论调。

由于下笔精准,简中版尚未上市,就有读者手敲其中篇目分享,获上千人共鸣。

那些很好很好,可非我所愿的,可不可以不要?能否任我们长齐个性,拥有不与人同的自由?

——————————————————————

《正果与它们的产地》

不想结婚的人们,应值得一次鼓励,他们对自己诚实,诚实地说,目前并无把握负担谁的逆境、贫穷、疾病与哀愁。在天灾满布的现世中,他们调节着人祸的比例。

《习得复忘掉》

世人常误解一件事:仅仅男性特别喜欢折抑女性。绝非如此,打自很小的年纪,我时时见闻,那些坐成一圆桌的女人,如何将一位不在场的女性给说得低进尘埃里。几乎每个女生都接受了一套完整且顺序俨然的厌女练习。

《我与我的血》

自那回起,我变得相当尊重自己的月事,部分是不想再挨针,部分是我终究经验到,当我厌恶着自己这规律地滴出鲜血的身体时,我的身体也以等量齐观的恶意回敬着我。

《圣母病再见》

圣母的存在,是为了让人崇拜或耍赖,不是为了相爱。……珍惜生命,具体的方案之一便是汝不可宠坏他人。不要硬生生剥夺别人实际感受生命的可能性,不要代人受过,更不能替人顶受生命的细小砾磨。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写论文之余,刷微博看到关注的博主转发了一篇吴晓乐的《习得复忘掉》,一下子就被打动了,下了这本《可是我偏偏不喜欢》,篇幅不长,短短几小时就读完。 古代女人把筋骨缠断,裹成三寸金莲以博男人垂涎。几百年过去了,女人的身体得到了解放,但灵魂却依然在逼仄黑暗的过去自我...  

评分

看到书名的那一刻,我就决定我一定要读这本书。想起金庸先生在《白马啸西风》最后写的那句: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欢。 上次读吴晓乐也是去年的这个时候,读了她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讨论家长与青春期学龄孩子的相处关系。 如果说《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评分

读了很久才读完,中间放下没读后,就难再拾起来。今天在从云霄回杭州的动车上,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再重新读进去,很快就进入书中,意犹未尽。这大概是我第一次读随笔,很容易把自己带入进去。前边的情节我记不太清了,但今天读的剩余部分,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的母亲实在是...  

评分

这是一本女性视角的随笔散文集 把女性在每个节点遇到的苦楚精妙利落又引人共情地写出来 作者在这些故事里写自己、女性本身、父母、暗恋、男重女轻、月经、同性间的厌女情节、婚恋、大城市的年轻人、宠物…这些洒落在我们身边的细小被她一一捡起 几乎涵盖了女性成长每一个阶段都...  

评分

读了很久才读完,中间放下没读后,就难再拾起来。今天在从云霄回杭州的动车上,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再重新读进去,很快就进入书中,意犹未尽。这大概是我第一次读随笔,很容易把自己带入进去。前边的情节我记不太清了,但今天读的剩余部分,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的母亲实在是...  

用户评价

评分

为了维持精神生活上的绝对,许多创作者只能对于物质生活相对了。不止一回,看到创作者坦承自己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上力有未逮。暴食者有之。酗酒者有之。颠狂者有之。药物成瘾者有之。半夜会孤坐在沙发上自我怀疑者,亦不在少数(越写越觉得跟某些创作者共处一室,可能是上辈子踢翻他的骨灰坛)。即使创作者看似“没有在进行一个创作的动作”,也不代表此刻他是可亲的,很有可能他的内心搬演着宁静的风暴。作品与真实生活中欠缺一个明确的分野,有时戏剧性逾越了作品,浸润至创作者的现实认识。想到上述种种,不禁冷汗直流,陪伴创作者,何尝不是苦行一种?且苦行的果往往不是结在自己身上,而是落于邻地,成全他人之美。创作者在做功,身边的人则是做功德。钓雪按:想起了杨德昌的《恐怖分子》(1986):写个小说怎么会变成那么要命的事呢?

评分

一部女性成长史,血与泪才能孕育珍珠。虽身为男生,但我对当下的父权社会环境、爹味阶层体制、男性油腻庇护做派也是颇不喜欢甚至厌恶至极的。加之或许是被母亲抚养长大,从而更愿意去相信女性具有更深韧的力量与美。真心希望和建议每个男生都能来读一读这本书。

评分

为了维持精神生活上的绝对,许多创作者只能对于物质生活相对了。不止一回,看到创作者坦承自己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上力有未逮。暴食者有之。酗酒者有之。颠狂者有之。药物成瘾者有之。半夜会孤坐在沙发上自我怀疑者,亦不在少数(越写越觉得跟某些创作者共处一室,可能是上辈子踢翻他的骨灰坛)。即使创作者看似“没有在进行一个创作的动作”,也不代表此刻他是可亲的,很有可能他的内心搬演着宁静的风暴。作品与真实生活中欠缺一个明确的分野,有时戏剧性逾越了作品,浸润至创作者的现实认识。想到上述种种,不禁冷汗直流,陪伴创作者,何尝不是苦行一种?且苦行的果往往不是结在自己身上,而是落于邻地,成全他人之美。创作者在做功,身边的人则是做功德。钓雪按:想起了杨德昌的《恐怖分子》(1986):写个小说怎么会变成那么要命的事呢?

评分

台中89年生的“金智英”。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喜欢的我偏偏不喜欢——作者两本书的书名都希望跳脱出一种规范,希望大众的目光更多关注到个体存在的方式。 而吴晓乐思索的诸多问题是对生活的回溯与省察,身为女性的那些耻感可能多数女性会把它们当作青春期的磨砺与疼痛淡忘化之,且不断在社会生存与适应中削损自身,而意识不到每个人都可以贡献力量抵抗常规,偏偏说不。

评分

写家人的都挺好的,但这个文笔和腔调:)专栏时代已经过去惹,能写小说能编剧的没有必要把fb微博文字集结成集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