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托·A. 波默(Otto A. Böhmer),德国作家、翻译、哲学与文学学者。他在明斯特兰的瓦伦多夫长大,在明斯特大学和弗莱堡大学学习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和文学研究,取得博士学位。他著有20余本哲学家和艺术家传记,如《哲学中的伟大时刻》《年轻的歌德》,2001年获奥地利政府颁发的埃里希·弗里德文学奖。
对柏拉图来说,是与苏格拉底的相遇;对黑格尔来说,是山中的远足;对契诃夫来说,是一封信……本书汇集了西方历史上伟大思想家、作家乃至科学家的“顿悟时刻”,重现西方思想史上的决定性瞬间。作者以极具哲理性的细腻笔触,讲述了不同时代的30位思想巨人(柏拉图、伏尔泰、歌德、黑格尔、尼采、康拉德、里尔克、托马斯·曼等)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轨迹,以及当今他们对于我们的意义。我们将在作者引导下,沉浸于他们的思想、作品和生活,开启一次贯穿西方思想史的美妙之旅。
★聚焦西方思想巨匠的灵光一现,从柏拉图到但丁,从黑格尔到尼采……本书汇集了西方历史上30个伟大思想家、作家、科学家的“顿悟时刻”,重现西方思想史上的决定性瞬间。
★见微知著。以灵动的笔触勾勒伟人肖像,集中笔墨重现他们人生中的某一决定性瞬间,通过充满戏剧性的日常,走近伟大的思想。
★人文关怀。文字生动细腻,震撼人心,游历他人的顿悟时刻,寻找自己的灵感启蒙。
★一次贯穿西方思想史的美妙之旅。
本书记录了30位思想巨匠的顿悟时刻。这些文学巨匠有几个共同的特点:大量阅读书籍,热爱艺术,保持“爱”心,永不枯竭的创作。 很多文学家、哲学家,并不是一开始就开始研究哲学的,都是生活中恰好的那一个契机,给他的生活就带来了巨大的转折。 比如37岁的柏拉图遇到苏格拉底...
评分 评分本书记录了30位思想巨匠的顿悟时刻。这些文学巨匠有几个共同的特点:大量阅读书籍,热爱艺术,保持“爱”心,永不枯竭的创作。 很多文学家、哲学家,并不是一开始就开始研究哲学的,都是生活中恰好的那一个契机,给他的生活就带来了巨大的转折。 比如37岁的柏拉图遇到苏格拉底...
评分勉强给三星,有几篇(卡夫卡、齐奥朗、斯洛特戴克)还算是可以,参考书目列表不错。但依然不推荐。首先,书名里说的是Lichte Momente,所以我的预期是作者会写出思想家们关键的问题意识是怎么产生的。但实际上完全没有,仅仅是一些片段的八卦,时不时插入一段无头无尾但是看起来很厉害的引文。其次,当作者的目标是对每一位思想家做整体性介绍的时候,篇幅的限制就会导致很大的问题:叙事单一、过度简化,所以误导性极强。我很难想象一个人读了维特根斯坦那一节,真的会感受到哪怕一点点其哲学的意义,恐怕只能知道他是个性格怪异的天才。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任何哲学思想,如果抛弃其中具体的复杂的痛苦的思辨内容,直接概括出结论甚至总结出意义,都不会对我们有任何启发,跟鸡汤没什么区别。Thank God这里并没有海德格尔。
评分那些曾经燃烧过的生命,被时代和自我驱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在指定的领域。
评分可以当做西方思想家、作家的书评来读,比许多书评要写得好,对思想家的精神把握是到位的(虽然不够复杂)。语言表达有着德国的严谨。有一些思想顿悟的那些时刻,如卡夫卡、本雅明、齐奥朗、斯洛特戴克的,写得不错。总体上现代的部分优于古代的部分。后面各位思想家作家的参考书目很实在。
评分那些曾经燃烧过的生命,被时代和自我驱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在指定的领域。
评分写法上有些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的影子,是质量上乘的人物小传。“顿悟”这个点抓得很好,而这也揭开了人类思想史一个宏大的部分。思想史研究中有一个分支是对思想家的研究:这些人类群星到底如何实现了闪耀?在那个顿悟的时刻,他们经历了什么?尼采会想起他在一座高山上发生的事情,那壮丽的景象,让他“在看到它们的一刹那肃然起敬”;柏拉图会想起自己三十岁时第一见到苏格拉底,从此改变了自己的一生;奥古斯都甚至在《忏悔录》第八卷《皈依》中详细记录了自己在无花果树下的那场痛哭……西方哲学和心理学说顿悟三性——突发性、直指性、持续性,我们的禅宗讲“机锋”、“棒喝”和“公案”,但无论哪一种说法,都不会割裂顿悟前后的人生。永远不放弃自己,也不强迫自己,一直向前,这就是你我普通人的“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