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莉娅娜·法拉奇(Oriana Fallaci),意大利女记者,作家。1929年6月29日生于佛罗伦萨。她1950年任《晚邮报》驻外记者。1967年开始任《欧洲人》周刊战地记者,采访过越南战争、印度和巴基斯坦战争、中东战争和南非动乱。两次获得圣·文森特新闻奖,一次获得班卡瑞拉畅销书作者奖。她还获得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名誉文学博士学位。法拉奇以写著名政治人物的访问记蜚声于世。出版过数本小说,代表作《男子汉》于1979年7 月出版,累计印数超过 150万册,有14种译本。80年代初期为自由撰稿人。1980年8月来中国采访过邓小平。
“如果我不做新闻记者,我不知道我的价值何在?我生来就该当记者,置身于社会时局之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写出自己的语言。苦闷是每个人的伤口,我要呐喊!”15岁的医学专科学校学生奥莉亚娜•法拉奇在自己的日记里这样写道。 这段话显然缺少了一点目前时髦的精英气质和...
评分 评分“如果我不做新闻记者,我不知道我的价值何在?我生来就该当记者,置身于社会时局之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写出自己的语言。苦闷是每个人的伤口,我要呐喊!”15岁的医学专科学校学生奥莉亚娜•法拉奇在自己的日记里这样写道。 这段话显然缺少了一点目前时髦的精英气质和...
评分我手中捧着的,是这样一本书:封面的边角已经磨损;翻褶处因为太多次的翻阅,几乎要掉落;翻开书,每一页的纸张都已发脆、泛黄;最末页的《借书还期表》也已印满了密密麻麻的日期…… 但我庆幸,它依然是一本干净而完整的书,一位位从未照过面的读者也许都怀着同样的静...
评分早就听刘韧推荐过这个传奇人物,也曾经听说过法拉奇采访邓小平的故事,今天收到从孔网上订购的《风云人物采访记》全文版 翻看法拉奇写的序言就被震住了,把采访对象的每句话记录写下来, 不加修饰,通过她的锐利问题,却深刻地反映了这个对象的真实想法。 法拉奇的使命要记录历...
这本书给近20年来的我国新闻工作者几乎都洗了脑。
评分读一遍不行。
评分能看完整作品的读者就不要看这个“被加工”过的版本了。另感谢法拉奇!
评分巴以冲突、印巴冲突、石油禁运、中东战争…从小听央广新闻,看参考消息,这些名词早就熟悉了,但是是看了这本书才算弄懂个大概。阿呆说一起看书的时候我就担心因为缺少对那个时代的背景了解而无法读懂,但是编辑很贴心地进行了介绍。很赞同法拉奇,最有权力的人并不是聪明,他们只是比普通人更有野心,特别是阿里布托基辛格,这些如雷贯耳的名人在采访后又指责法拉奇杜撰的傻逼。书中唯一让我觉得特别的是法塔赫人民阵线领导人,他是医生,却做了恐怖分子,但是他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却感染了我。最后那部分日本记者的采访录,简直是用来衬托法拉奇的。刚开始还觉得这种对话体很无聊,后来才发现这种真实的魅力,特别对基辛格的采访,把他的愚蠢袒露无遗。第一部分介绍法拉奇的内容太高大全,不喜欢。全书错别字多 有的地方竟然“不”字都漏 不能忍
评分目前尚不能真正体会到她采访提出的问题的魅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