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心文明与现代社会

轴心文明与现代社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金观涛,生于1947年,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高级名誉研究员。

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曾在郑州大学任教;1978年到中国科学院工作,曾任《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辑部主任,科学哲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20世纪80年代创办“走向 未来”丛书;90年代以来,先后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讲座教授、台湾政治大学讲座教授。

主要著作有《系统的哲学》《历史的巨镜》。与刘青峰长期合作研究,合著代表作有《兴盛与危机》《开放中的变迁》《中国思想史十讲》等。

出版者:
作者:金观涛
出品人:
页数:633
译者:
出版时间:2021-6-1
价格:10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2072010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以轴心文明的起源和演化为基点,运用观念史和系统论的研究方法,系统勾画了史前至今人类文明的主要脉络,并试图寻找一种能够容纳不同文明的大历史观。这种历史观既能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整合,又能包含西方的历史经验,同时能说明中国独特的历史发展进程。为此,作者着重考察了普遍观念(社会思想文化)与社会行动(历史事件)之间的互动模式,对古代文明的兴衰、现代社会的形成、民族国家的建立、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文明的冲突等事关人类社会命运的重大问题,均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在这个周密的解释框架之下,纷乱历史表象背后文明的本质逐渐清晰起来,现代社会的走向和人类文明的未来也有了可供展望的理论工具。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用了一周的时间读完了金观涛的历史哲学著作《轴心文明与现代社会》。金观涛的书一向耐读,开了头便停不下来,是一趟求知之旅也是一趟心灵之旅,在上帝视角下系统地观摩一场人类文明史的沙盘推演,贯穿其中的是对宏大历史进程的感慨、对历史法则的感受、对身处其中被“精神之光...  

评分

#胡思乱想 近日读轴心文明与现代社会一书,读到金观涛的自序,心情复杂难以言说。他说“这本书是为过去的人(那些真正经历过道德乌托邦兴起和结构过程的人)而写;该书默认的主体一方面是生活在中国文化中的读者,另一方面是所有轴心文明的传承这。”我在自问,自己是否是这本...  

评分

什么是轴心文明?看到过很多阐述,基本总结一下就是同一时期,出现在多地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在人类文明的进化当中,首先引起了西方社会的极大关注,引起广泛研究和讨论,称之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体系。 其实,人类文明之间的分歧相当大,犹如东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别犹如跨越鸿沟...  

评分

什么是轴心文明?看到过很多阐述,基本总结一下就是同一时期,出现在多地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在人类文明的进化当中,首先引起了西方社会的极大关注,引起广泛研究和讨论,称之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体系。 其实,人类文明之间的分歧相当大,犹如东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别犹如跨越鸿沟...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读着非常爽快。

评分

纸质 整整花了一个月时间终于读完了,读的有些累,读到最后一章节才基本理解金先生的“观念史—系统论”。金先生论证逻辑系统性极强,全书虽然篇幅较长,但从头到位都是严丝合缝,没有废话。 很难写出系统的读书笔记,因为我觉得只读懂一部分,不敢说彻底的读懂了。 另外,我觉得他的“观念史—系统论”很适合作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框架。

评分

总结:1.社会行动是在观念支配下发生的;2.社会行动的结果影响观念;3.能独立于社会行动结果的观念是提供终极关怀的超越视野;4.超越视野能在社会实践变化中保存下来;5.超越视野和实践导致的观念传统演绎出社会理想;6.实践证否社会理想会导致观念的演变或整体革命;7.多个超越视野共存分离,使得个人意识到自己可选择,产生个人观念;8.基于个人权利而非超越视野,契约社会可以适应市场和生产力发展进化,以理性作为工具,民族主义进行规模化。9.当现代社会把价值从个人移动到超越视野,会产生异化和人性灾难。10.无组织力量的堆积,导致了原循环的破坏,社会实践结果证否社会理想。感想:和德国观念论还有历史辩证法结合得紧密,让人感到现代性的历史必然性。金师提供了独特的视野和一整套体系概念,非常有参考/使用价值。

评分

2013年就讲完课,2021年才成书,出书不易,仔细拜读。

评分

“作为一个思想研究者,在多元的文明之中比较、穿越,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我现在要做的工作,就是将一个复杂的东西给你们一点点梳理清楚,像一棵树一样,你不要去看、去捡、去数那一片片的叶子,你先看这个树干长怎么样?它有几个分枝?这个分枝又长出了多少更小的树杈?然后再从这上面来看叶子。这四种类型中的每一种你最好都能够理解,才可以在不断的跳跃中做出比较,你可以知道哪一个在哪里有所不同。也许你可以多种选择全信,这都不要紧的,这样就成就出了一个更完整的形态,一种互相理解的心灵。也许我们以后的人类就应该是这样子,我们应该可以理解任何一种轴心文明,理解他人是怎么想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