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欧洲》主要内容:两位学者在平时的读书、写作生活中,向以挖掘史料、独立思考为乐事,常常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审视、批判自己所属的文化与社会。在此,他们带着各自的观点、问题与疑惑,闲聊历史上的欧洲或中国。闲聊跨越时空,远眺17到19世纪的欧洲社会,围绕着启蒙精神和公民社会两大主题,聊及政治理念、哲学思想、市民文化、宗教、民族、市场经济、革命、政党、全球化等等诸多方面,也涉及了众多的历史人物……
陈东民說:直到如今,我想中国人还没有摆脱这种思维方式。先想好了社会形式,然后制定实现的计划。这样你永远达不到目标。社会发展有自己的轨道。
评分自由民主需要形而下的市民社会形成,由此带来倒逼形而上的体制结构做出回应和改良,逐步建立宪政作框架的国家社会体系,达致脱离威权统摄的目标。此书启迪了大众。
评分书很薄,但是该讲的都说得很清楚,这么宏大的题目我等小民写不出书评。 对于公民社会这词,第一次深刻接触是答应帮笑蜀的忙翻译他编辑的一本关于中国公民社会的书,翻译简介和前言。 对公民社会完全没有概念的我翻得口吐白沫。但是收获不菲。感谢他在这方面的启蒙。 对书中的...
评分1.中国以家庭为单位,是个小王国,然后进入学校、进入某机构工作。不是个社会概念,因此个人、家庭、机构是中国人的组织机制。中国人的社会结构如同一个大三明治,上面是官吏,底层是老百姓,中间夹着厚厚的一层,一般的官吏。 2.在一个公民社会中,个人的作用很大。这个观念在...
评分陈东民說:直到如今,我想中国人还没有摆脱这种思维方式。先想好了社会形式,然后制定实现的计划。这样你永远达不到目标。社会发展有自己的轨道。
@季风书园 公民社会的发展永不停息
评分就“公民社会”和“启蒙精神”两个话题在陈乐民和他的女婿来回讨论着,书中强调这两个元素的长期发展特征,欧洲国别上的英、法、德差异较大,陈老怀着学习请教的心态来和女婿讨论宏观上的中西差异,总感觉两人的话语和思维不仅不算一国造成的,更是不算一辈人造成的,书后的人名索引基本就是本书来回讨论的西方思想家。
评分虽然只是一本普及常识的小书。
评分与《历史讲稿》相似,都是通读史书以后的汪洋恣意。 根基浅的人会看得吃力。
评分与《历史讲稿》相似,都是通读史书以后的汪洋恣意。 根基浅的人会看得吃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