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史》是英国历史学家诺曼·戴维斯的代表作。它为欧洲历史设计出一种时间和空间的坐标系统,呈现出难得一见的整体史印象。它将传统叙述方式与特写结合,容纳了经常被严肃历史学家忽略的各种奇特事物和思想,成为近年来深具价值和说服力的欧洲通史作品。
《欧洲史:帝国时代(约33 0—1493)》讲述的是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中世纪的中心主题,是将基督教重新组织成一种新的帝国制度:第一步是查理曼加冕,最后一步是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自称沙皇。而这种新制度的基础,与维京人、马扎尔人、蒙古人等周边民族的活动密不可分。随着新民族的加入,基督教共同体不断扩大,这个共同体的内部则酝酿着分裂与衰败。到中世纪晚期,人们认识到基督教会已如疾病缠身,但对于如何医治它却束手无策,黑死病被当成上帝对基督教世界的罪恶的惩罚。不过,黑暗的社会里已蕴藏着变化与革新的倾向,可以说,中世纪晚期的欧洲人是生于灾患的婴儿……
诺曼·戴维斯(NormanDavies)
英国历史学家,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皇家历史学会会员,伦敦大学学院荣休教授,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荣誉教授,知名中东欧史专家。著有《欧洲史》《消失的王国》《上帝的游乐场:波兰史》《另一片天空下》等17部著作,作品被翻译成波兰文、德文 、法文等十几种文字。因其对历史研究的贡献,戴维斯获得了英国圣米迦勒及圣乔治三等勋章,波兰国家勋章、白鹰勋章。
早年的成长岁月塑造了戴维斯终生的欧洲视野。1958年,19岁的戴维斯和几个毕业生从故乡兰开夏郡启程,开车穿行欧陆,到达伊斯兰布尔。青年时期的戴维斯求学生涯遍及英、法、意、波等欧洲国家。与多数学者不同,在开启学术事业之前,戴维斯做了四年的中小学教师,这段经历为他简单而清晰的叙述风格奠定了基础。此后,他在伦敦大学学院、牛津大学等院校从事研究和教学,系统出版关于中东欧和欧洲历史的著作,并参与电视节目制作,广受欢迎。从学术岗位退休后,戴维斯继续旅行、写作、演讲,不断获得世界各地的荣誉。
中世纪的主要标志是全副武装在马上的骑士、被桎梏在领主土地上的农奴和修道院中祈祷的修士。——诺曼·戴维斯 在美剧《蛮族的崛起》中,罗马军团征战世界的各个地方都受到了非罗马公民(蛮族)的凶狠抵抗。 410年罗马皇帝拒绝了哥特人首领——阿拉里克在帝国内定居的要求,之后...
评分 评分《欧洲史 帝国时代》罗马帝国的兴衰与族群融合 在这一辑中,作者讲述帝国时代,先从罗马帝国的衰败时期开始。 作者说野蛮人的入侵是罗马帝国衰弱的最显著的征兆。那个时候的野蛮人,指的是高卢以北的地区,那里还是一片蛮荒,按照罗马人的观点,生活着三大蛮族,分别为:日耳曼...
因为基督徒认为自己生活在基督第一次和第二次降临之间,所以称自己所在的时代为“中世纪”,直到文艺复兴。这段历史有蒙古人,马扎尔人,维京人,诺曼人……是真正的冰与火之歌。
评分本册书写了欧洲的中世纪,从罗马帝国的分裂到文艺复兴的兴起,作者诺曼·戴维斯将中世纪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君士坦丁一世上位到查理曼大帝统一欧洲,宣布欧洲雏形的诞生。第二阶段截至1270年文艺复兴先驱乔托诞生,第三阶段截至1493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欧洲最终走向世界。戴维斯指出历史学家赫伊津哈对中世界的定论对后世影响深远,中世纪生活的“冲动性”以及“强烈的悲剧感”,使得生活的痛苦和快乐更为剧烈,据说凭现代人的感知能力对此几乎无法理解。“强烈的反差和壮观的仪式,赋予日常生活一种兴奋与激情的色彩,常常制造那种在绝望与虚无缥缈的快乐之间、在野蛮与脆弱的虔诚之间永远摇摆不定的场景,这正是中世纪的特征。
评分已读完。
评分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与帝国密不可分,它既代表着欧洲人民的希望,又体现了欧洲人民的绝望。战争与统一是欧洲内无数国家的奋斗目标,帝国时代就是围绕着基督教与帝国间征服与被征服的战争史。
评分这是一个重合的时代,大部分都是中世纪,但并不是死水一潭、静止、黑暗的,而是时刻在运动的,是剧烈的运动着的。等到它停歇下来的时候,也许就是现代来临的时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