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居民

太空居民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美】剋裏斯托弗·萬傑剋(Christopher Wanjek)

科普作傢、科學記者,曾擔任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資深作傢,報道宇宙的結構與演化。先後為《華盛頓郵報》《史密森尼雜誌》《天空與望遠鏡》《天文學》《水星》和《生命科學》等報刊撰稿500餘篇。已齣版有《這纔是醫學》《工作中的食物》等作品,其著作已被翻譯成近10種語言。

譯者

李平

高級工程師、情報工程學學士、通信與信息係統碩士,長期從事航天類科技期刊編輯、航天領域科技信息研究、文獻資料翻譯以及國內外航天技術發展史研究工作,曾參與《阿波羅是如何飛到月球的》《阿波羅計劃——權威原始資料》等譯著的翻譯和審校。

審校

王加為

1988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外文係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現為航天工程大學教授,長期從事英語教學和學術翻譯工作,主要涉足領域有國防采購、文學評論和語言學。主要譯著有《文學論著》《文化與權利》《錶達與意義》等。

鄭子軒

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博士,西北工業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空間應用科學與工程、飛行器設計等。在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Acta Astronautica等權威雜誌發錶論文10餘篇,並齣版有英文專著Autonomous Mission Planning for Multiple Satellite Systems。

出版者:
作者:〔美〕剋裏斯托弗·萬傑剋
出品人:方寸(The Unique World )
頁數:444
译者:李平
出版時間:2021-10
價格:89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20185226
叢書系列:方寸·新知課
圖書標籤: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 航天工程管理與測控技術專傢、中國工程院院士瀋榮駿,軍委科技委創新特區領域首席科學傢、原國傢高技術(863)航天航空領域專傢組組長袁建平專文推薦

★ 鄭永春、毛新願、大衛 · 布林等中外著名學者專傢傾情推薦

★ 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資深作傢剋裏斯托弗·萬傑剋又一力作

★ 係統地迴答瞭人類要想在月球、火星、小行星、木衛四、土衛六……這些星球上定居,將要麵臨的挑戰,深入分析瞭人類離開地球的安全界限、實際挑戰或閤理動機

★ 人類探索太空的真正理由是什麼?我們怎樣纔能成為一個多行星物種?馬剋 · 沃特尼能靠種土豆在火星上生存嗎?宇航員在空間站裏為何每天都要鍛煉?一名宇航員在空間站待一天需要花多少錢?這本書都會告訴你答案

★ 《每日電訊報》2020年度推薦圖書

——————————————————————

在阿波羅11號登月50多年後,為什麼太空中人類的身影如此之少?我們會到達火星嗎?怎樣纔能成為一個多星球物種,殖民太陽係並前往其他恒星? 本書將直麵這些問題。

本書對離開地球的安全界限、實際挑戰或閤理動機進行瞭深入探討。剋裏斯托弗·萬傑剋認為,考慮到潛在的科學和商業寶藏,在未來幾十年裏,我們將重返月球並探索火星,這一點毫無疑問。其中私營企業已經發揮瞭主導作用,並從人類的太空活動中獲利。萬傑剋認為,這可以是一個可持續的項目,是地球科學、商業和休閑活動的自然延伸。他設想在近地軌道上建造旅館,在月球上采礦、發展旅遊和科學探索。他還建議在火星上緩慢而穩定地建設科學基地。如果火星的重力能夠允許生育和兒童的健康成長,那麼人類將在火星上建立定居點。

對奇跡的渴望會帶領我們走得很遠,但如果我們真的想在新世界定居,則需要工程師、科學傢和企業傢的籌劃。萬傑剋嚮我們介紹瞭那些規劃者,他們正在努力使太空生活成為現實。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标题来自芬兰凤凰传奇夜怨乐队2015年出品单曲[Sagan]. 非常推荐搭配本书及本文一起食用。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自从人类发现了地球之外的太空,对它的探索就一刻都未停止过。而今,太空望远镜已将人类的视野拓宽到无垠宇宙,机器人作为人类双...  

評分

美国东部时间9月15日晚8时许,SpaceX的载人“龙”飞船将4名普通美国公民送入了太空,开始绕地球轨道3天的太空旅行,可谓是创造了历史。比起此前英国维珍银河公司和美国蓝色起源公司完成的仅仅是两次短暂的“太空掠过飞行”,此次SpaceX的“龙”飞船是载着普通人而并非专业宇航...  

評分

标题来自芬兰凤凰传奇夜怨乐队2015年出品单曲[Sagan]. 非常推荐搭配本书及本文一起食用。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自从人类发现了地球之外的太空,对它的探索就一刻都未停止过。而今,太空望远镜已将人类的视野拓宽到无垠宇宙,机器人作为人类双...  

評分

到目前为止读过的最好的太空探索科普书籍。 见过无数次的火箭腾空、爆炸,看过很多部科幻电影,也读过一些科幻小说。最初印象中,太空壮丽美妙无比,人类飞出地球探索宇宙已属平常。卫星扎堆、火箭频发,昨天是探测器光临火星,今天有宇航员太空行走,载人飞船、空间站、登月对...  

評分

美国东部时间9月15日晚8时许,SpaceX的载人“龙”飞船将4名普通美国公民送入了太空,开始绕地球轨道3天的太空旅行,可谓是创造了历史。比起此前英国维珍银河公司和美国蓝色起源公司完成的仅仅是两次短暂的“太空掠过飞行”,此次SpaceX的“龙”飞船是载着普通人而并非专业宇航...  

用戶評價

评分

今年學校寒假讀書指定書籍。還是蠻不錯的,從定居角度探討瞭移民月球、火星、小行星、火外行星的不同要求。再次感受到瞭物理學的美妙,書中那些極富創意的星際旅行辦法令人贊賞。同時值得贊賞的是對隔絕環境下人際關係的研究,即使飛行過程可以通過冷藏或者攜帶胚胎完成,但在一個孤獨的定居點生存,畢竟是存在問題的。書裏存在著濃厚的中美太空競爭的味道。就NASA目前的德行還有歐美自己理工科學生的數量和素質,還有揮之不去的傲慢,算瞭吧,不要指望成為宇宙人(Homo futuris),怒人(Homo furis)就是人類這該死物種的歸宿。

评分

挺好,科普性,以月球和火星為主,探討瞭宇宙移民的可能性和各種靠譜的方案。瞭解瞭很多之前不知道的知識點,比如重力對人類的影響。以現有的技術在我有生之年是不可能看到那一天瞭。

评分

成為太空人的各種資料十分周全,當然全肯定不等於好。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一直在想,如果阿西莫夫來寫這本書會怎麼樣?卡爾薩根寫又會怎麼樣?我的意思是這兩位的寫作應該會風格更加鮮明,比如前者會更激動人心充滿邏輯演繹的閃光(一如《地球以外的文明世界》),後者則充滿人文關懷和科學精神(當然是《暗淡藍點》或《宇宙》)。以上是本書缺乏的,最終給讀者的大而全的作品,讀上去卻沒有那麼爽快…

评分

這是一本科普知識和學術研究為一體的書。飛嚮太空,在上麵居住通常可以在科幻片中所見。也是我們人類多年來侃侃而談的夢想。那麼,我們究竟離成為太空居民,還有多遠的距離呢?在這本書的前半部分,作者擺齣瞭一係列現實將我們的美夢打破,比如空氣、水、食物和各種各樣的保護,這些都要考慮到。研究人員將太空的各種睏難都集中到瞭地麵實驗、溫室試驗等,以試圖攻剋難題,書中都有詳細的說明。而後半部分,作者又給瞭我們無限的可能性,假如我們生活在軌道、月球、小行星、火星、木星或是其他地方,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什麼,有哪些風景值得我們為之追求等等。總之,這本書可以讓我們從“夢”中走入現實,對人類在宇宙中定居的種種,有一個比較完全的瞭解。也許這些技術性挑戰,在未來,你也可以貢獻一己之力。

评分

挺好,科普性,以月球和火星為主,探討瞭宇宙移民的可能性和各種靠譜的方案。瞭解瞭很多之前不知道的知識點,比如重力對人類的影響。以現有的技術在我有生之年是不可能看到那一天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