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博(RobertB.Marks),1978年获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中国史专业博士学位,长期任教于加州惠特尔学院,现任RichardandBillieDeihl历史学讲座教授。马立博教授在中国史、全球史和环境史等领域均著作颇丰,他的论文“CommercializationwithoutCapitalism:ProcessesofEnvironmentalChangeinSouthChina,1550-1850”曾获1997年美国环境史学会EnvironmentalHistory杂志最佳论文奖。除《中国环境史:从史前到现代/海外中国研究文库》以外,他的主要著作还包括RuralRevolutioninSouthChina(1984),TheMakingoftheModernWorld(合著,1988,1992),TheOriginsoftheModernWorld:AGlobalandEcologicalNarrative(2002;中译本《现代世界的起源——全球的、生态的述说》,2006),Tigers,Rice,Silk,andSilt:EnvironmentandEconomyinLateImperialSouthChina(1998;中译本《虎、米、丝、泥:帝制晚期华南的环境与经济》,2011)等,并合作主编Radicalism,Revolution,andReforminModernChina(2011)。马立博教授还担任EnvironmentandHistory,NatureandCulture,Oecologie等期刊的编委。他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早期近代世界环境史,19世纪中国的生态循环与土壤肥力等。
《中国环境史:从史前到现代》是由西方学者撰写的第一部中国环境通史,在广泛吸收西方学术界有关中国各历史时期各地区自然环境及其与人类社会关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会通,对中国的长时段人与环境互动关系进行了全景式的动态考察。书中指出,在数千年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经由市场联系的中央政权和农业家庭相结合的方式产生了关键的影响;而中国发达的农业在养活大量人口的同时,也加剧了生态系统的单一化。
文章来源:《史学月刊》2017年第7期 马立博(Robert B.Marks),1978年获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博士学位,长期任教美国惠蒂尔学院。现任Richard and BilieDeihl历史学讲座教授。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东亚环境史、中国史、社会经济史、全球史和环境史。他的论文《没有资本主义的商业...
评分最近读《中国环境史》,相当于从人与环境之关系的视角,将中国历史重新体验了一遍。果然,换一个框架,感受就会有所不同。还有,此书作者是西方学者,材料来源也主要是英文文献,写出来的东西确实与此前我本人保留的印象不太一样。以下以大运河为例,全文抄自该书,但因为原来...
评分古都长安城我们都知道,但在外国人眼中的古都长安是什么样子?放在人与自然关系这一视角下古都长安是什么样子?所以我再抄一次,来自《中国环境史》,不一定赞同(事实上我将原文最后的两段删掉了,感觉有些太扯了)。还有,就着原来的中译,我还是把文字顺了一下。 一 长安最...
评分【案】本书作者马立博教授在中国史、全球史和环境史等领域均著作颇丰,他的论文美国环境史学会Environmental History 杂志最佳论文奖。他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早期近代世界环境史,19 世纪中国的生态循环与土壤肥力等。本文为南开大学王利华教授为本书撰写的序言。 马立博(Rob...
评分最近读《中国环境史》,相当于从人与环境之关系的视角,将中国历史重新体验了一遍。果然,换一个框架,感受就会有所不同。还有,此书作者是西方学者,材料来源也主要是英文文献,写出来的东西确实与此前我本人保留的印象不太一样。以下以大运河为例,全文抄自该书,但因为原来...
不好 炒冷饭
评分这片土地上的人,从史前时代就不断从环境中获取能源,环境也在发生剧烈改变。而控制能源并利用能源的过程,也有了无数惨痛教训。
评分不好 炒冷饭
评分不好 炒冷饭
评分这片土地上的人,从史前时代就不断从环境中获取能源,环境也在发生剧烈改变。而控制能源并利用能源的过程,也有了无数惨痛教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