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實錄(套裝上下冊)》全書共二十捲。是一部記述公元三至六世紀吳、東晉、宋、齊、梁、陳六朝事的史籍,因為先後建都建康(今南京地區),故以為名。書對研治魏晉南北朝曆史以及南京地區曆史地理,都很有參考價值,但可惜長期未能得到應有的重視,甚至連一些史學史的專著,也隱而不述。本書史料來源廣博,可補正史之不足、匡正史之謬誤,書中引徵的大量史籍中,有許多今已亡佚。整理者以十種不同版本進行校勘,並參校瞭正史、類書。筆者因整理校點此書,查閱瞭有 關的史料,今稍作歸納,對該書作者生平、文獻價值及版本作初步探討。
因读《陶弘景集校注》中《许长史碑》,想起忱石先生点校的《建康实录》中一处疏漏。 张先生是北大古典文献学第一届毕业生,一直在中华书局任编辑,上世纪50~70年代参与了二十四史点校工作。张先生自己也点校过不少史书,《建康实录》是其中的代表,其校勘记水平不亚于点校本二...
評分因读《陶弘景集校注》中《许长史碑》,想起忱石先生点校的《建康实录》中一处疏漏。 张先生是北大古典文献学第一届毕业生,一直在中华书局任编辑,上世纪50~70年代参与了二十四史点校工作。张先生自己也点校过不少史书,《建康实录》是其中的代表,其校勘记水平不亚于点校本二...
評分因读《陶弘景集校注》中《许长史碑》,想起忱石先生点校的《建康实录》中一处疏漏。 张先生是北大古典文献学第一届毕业生,一直在中华书局任编辑,上世纪50~70年代参与了二十四史点校工作。张先生自己也点校过不少史书,《建康实录》是其中的代表,其校勘记水平不亚于点校本二...
評分因读《陶弘景集校注》中《许长史碑》,想起忱石先生点校的《建康实录》中一处疏漏。 张先生是北大古典文献学第一届毕业生,一直在中华书局任编辑,上世纪50~70年代参与了二十四史点校工作。张先生自己也点校过不少史书,《建康实录》是其中的代表,其校勘记水平不亚于点校本二...
評分因读《陶弘景集校注》中《许长史碑》,想起忱石先生点校的《建康实录》中一处疏漏。 张先生是北大古典文献学第一届毕业生,一直在中华书局任编辑,上世纪50~70年代参与了二十四史点校工作。张先生自己也点校过不少史书,《建康实录》是其中的代表,其校勘记水平不亚于点校本二...
一般。
评分從許嵩到硃契(錯彆字啊)中間有長長的空白。還沒讀完
评分體例雜亂。
评分原書體係紊亂,沒什麼用處
评分體例不純。有些混亂重復的地方,但滿足我對建康的想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