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描述的年代跨越了一百一十年,从一八九四年夏天开始的甲午战争到眼前仍热情高涨的镀金时代,还有对未来岁月的模模糊糊的憧憬。它没给出什么值得倾听的结论,却代表着一个年轻知识分子对于自己国家的重新认识。他试图用好奇心与探索,来取代长期教条教育所造就的对历史的冷漠感。
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为壮观的实验场,中国将为未来几代年轻人,提供一个超出想象的广阔舞台。这其中充满粗俗、不安、混乱,也可能激发起参与者身上的好奇心、创造力、对生活更深刻理解。
许知远,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经济观察报》主笔,现为《生活》杂志联席出版人,《亚洲周刊》与《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他也是单向街书店的创办人之一。他出版作品包括《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转折年代》《新闻业的怀乡病》《我要成为世界的一部分》《中国纪事》等。
24岁的时候,许知远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他在自序中提到了博尔赫斯,据说是因为博氏也是在24岁出版了第一本诗集。这是许知远一贯的作风,在他新作《醒来——110年的中国变革》一书中,自序中同样引用了一个外国人的话,这个外国人叫萨帕瓦利·拉达克里希...
评分读完这本书的整体感觉正如作者后记里所写的“言辞的粗糙,重复,逻辑的不严密,武断的结论。 但是这是一本真诚的书,一个有思想,有理想,也非常努力的青年知识人的时评。对于社会的关注,对于中国的深刻感受,以及那种努力想写些启发人的文字,让人很受感动,也有启发。 我觉...
评分从去年开始准备考研,就每天背着装满考试用书的大书包,在自习室里潜心修炼,已经太久没有惬意的逛逛书店、看看书了。上周旅行的时候在一家蛮特色的书店里翻到《李普曼传》,发现其中一篇序是许知远写的,感觉很亲切,有些兴奋地跟朋友说:“看,许知远写的!” 旅行回来,就...
评分许知远在《众神狂欢的网络纪》这一章里有这样一段话: 让我们记住dot-com英雄吧。像所有昙花一现的明星一样,他们肯定在某些方面天赋异秉,但更重要的是,他们被一股无法言说的潮流(中国人对于财富、技术、全球化与绽放的青春的饥渴感)一下子推到历史的前沿,连他们自己都吃...
评分这本书角度是好的,在全国全民族意淫民族主义的时候,中国人需要反思的精神,作者想阐述的时间跨度很大,但作者的知识体系又远远不够 比如对中国近代史的阐述,对孙文的盲目言论,作者摘抄了很多西方汉学著作的名家评论,但自己却形成不了自己的思想体系,而且对近代史上的很多细节内...
思、文皆无力,遂未读完。
评分许知远的文体好比登山训众的摩西……
评分基本是用散文的手方法把近代中国名人的小八卦写了出来
评分事实上,都是旧文。
评分许知远的文体好比登山训众的摩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