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

七十年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北岛,本名赵振开,当代诗人。1949年生于北京,现居香港。1978年与朋友创办《今天》文学杂志并任主编至今,作品被译为三十余种文字出版。

李陀,现为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客座研究员。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李陀
出品人:
页数:585
译者:
出版时间:2009-7
价格:42.00
装帧:平装16开
isbn号码:978710803166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七十年代 
  • 北岛 
  • 回忆录 
  • 历史 
  • 文化 
  • 中国 
  • 历史记忆 
  • 随笔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听敌台的阿城、“偷书”的朱正琳,画《西藏记忆》的陈丹青、创办《今天》的北岛,“太阳总队”的张郎郎、地下读书沙龙的徐浩渊,工人蔡翔、农民高默波和阎连科……本书讲述了三十个历史夹缝中的青春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在七十年代长大,虽然年龄上有些差异,但正是这一代人在走出七十年代之后,逐渐成为二十世纪末以来中国社会中最有活力、最有能量、也是至今还引起很多争议、为人所特别关注的知识群体。本书通过一次集体性的大型历史回顾,演绎他们的成长经验,呈现当时的历史环境,从而借此强调历史记忆的重要。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我们今天去听北岛先生的KEYNOTE,他没有用PPT,坐着讲的,说写了个讲稿,然后接下来的40分钟他就把他那个讲稿给念了一遍。后来有人说,尽管您非常生硬地把您的讲稿念了一遍-但我听了仍然觉得非常好,非常感动。 在整个KEYNOTE里,他大量地朗诵《七十年代》中各个写作者的笔...

评分

一年前,我看查建英的《八十年代访谈录》,阿城谈到“历史的断层”, 叹息中国人民失去的岁月。 在老一辈看来,中国的文化传承是没有按照社会常态发展下来的,欧美人谈起七十年代表达出对于战后资本主义阵营重建信念的神往,日本人谈起七十年代骄傲于干干净净的...  

评分

我在想,我为什么要阶段性地删除自己所有的日志,有人曾经问我说,既然要删,为什么还要写。我当时很确信,因为写的意义之于我不是为了记忆,可能是遗忘,可能是宣泄。所以,我的博客主题是为了遗忘与被遗忘。 可是,为什么要遗忘?为了摆脱生命无法承受的痛苦,所...  

评分

午后,坐在咖啡馆的窗边,拿起这本厚实的书,思绪也在这醇香扑满中流向七十年代。虽然我们生于斯,却长与八十年代,不曾知道在我们出生的年代,有过这样的青春故事,略带沉重,却满怀希望,生命被压榨着,可自由的火焰从不熄灭!他们的故事是那么真实,我从起初的好奇,仿佛如...  

评分

我觉得自己说不清楚这个问题,但是却有表达出来的冲动。这种感觉是从《八十年代访谈录》而来。那是因为,那本书的立场太直接,目的太明确,就是要挖掘一个年代的思想文化成绩。但是,八十年代并不是几个人的,那些也曾经生活在八十年代,从一个年代走过来的人们,读了那本书,...  

用户评价

评分

读书会2

评分

80年代发达的那一批,还是1966年就生活的好的那一批

评分

挑着看了几个人的。

评分

属于那一代人的生活记忆。

评分

和八十年代访谈录比较起来,这种自说自话的回忆体所蕴含的干活要少了很多。有些人的回忆对于我来讲,真是自恋到毫无价值。正如李陀所讲,这是一本知识分子和文艺界的回忆录,它依然只是那个及这个时代里弄潮儿们的洋洋得意的记载。他们即便是生活的艰辛,也是一种值得记录的题材。真正的受苦者和无声的大众们,依然无法构成历史的回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