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敌台的阿城、“偷书”的朱正琳,画《西藏记忆》的陈丹青、创办《今天》的北岛,“太阳总队”的张郎郎、地下读书沙龙的徐浩渊,工人蔡翔、农民高默波和阎连科……本书讲述了三十个历史夹缝中的青春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在七十年代长大,虽然年龄上有些差异,但正是这一代人在走出七十年代之后,逐渐成为二十世纪末以来中国社会中最有活力、最有能量、也是至今还引起很多争议、为人所特别关注的知识群体。本书通过一次集体性的大型历史回顾,演绎他们的成长经验,呈现当时的历史环境,从而借此强调历史记忆的重要。
来自博文:http://cunfu.info/2009/02/16/chou-qi-de-xiang-cun-qi-shi-nian-dai-shi-du/ 牛津大学版《七十年代》(因为三联版还未出来)通过淘宝网买到手了,花去108吊钱,还真是第一次花这么贵的银子买一本书,但当读完其中的两个人的故事,我便觉得它值了!以至于自己做了...
评分一年前,我看查建英的《八十年代访谈录》,阿城谈到“历史的断层”, 叹息中国人民失去的岁月。 在老一辈看来,中国的文化传承是没有按照社会常态发展下来的,欧美人谈起七十年代表达出对于战后资本主义阵营重建信念的神往,日本人谈起七十年代骄傲于干干净净的...
评分由北岛、李陀主编的《七十年代》把那些恋恋不舍地沉浸在八十年代怀想中的读者抽离出来,那个年代在被不断地追忆中浣拭得那么干净明亮,一切都和王洁实及谢莉斯的歌声中表达的那样轻快而愉悦,我们乐于回味其中,因为她单纯、向上、积极、充满理想。但是这些怀想是割裂...
评分来自博文:http://cunfu.info/2009/02/16/chou-qi-de-xiang-cun-qi-shi-nian-dai-shi-du/ 牛津大学版《七十年代》(因为三联版还未出来)通过淘宝网买到手了,花去108吊钱,还真是第一次花这么贵的银子买一本书,但当读完其中的两个人的故事,我便觉得它值了!以至于自己做了...
评分这是我去年看过的最好的合集。 这是我近些年看过的回味无穷的一本书。 这里面有诗歌,有散文,有小说,有历史。
虽然他们命名不了一个时代,但仅仅从个体回忆的角度看,某些藏得深的地方还是能看出尖锐的语词锋芒。
评分的确有几个地方看得我心里泛上酸楚。整本书看过印象最深的就是北岛和阎连科的。
评分80年代发达的那一批,还是1966年就生活的好的那一批
评分居然有大兴GG
评分不错的回忆录,可惜文革时期的故事已经被掰开揉碎无数次讲述了,各种串联,各种知青,各种与时代不符的强烈求知欲,各种诗歌与绘画,各种性压抑,各种人性的卑微与隐忍,这本书的质量很高,可惜没有说出什么让人难忘的东西,一晃三十年,对文革的反刍已经细碎成糜,再也没有可供整块咀嚼的肉片,我只看到一个人的故事在另一个人身上大同小异的发生,别无他物,我想看更多的八十年代末的故事,可是有人不讲给我听,有人的声音我听不到,我弄到的东西,在我旺盛的求知欲中跳动一下就消失了,sigh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