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年森瑛
日本小说家。1994年出生。
2022年初登文坛,即以《我,不适应》(N/A)获文学界新人奖。
译者 | 夏殷
日本大阪大学近现代日本文学硕士。译作有吉田修一《犯罪小说集》、稻泉连《做书这件事》等。人生的大部分意义在翻译和阅读。最爱南城。
这副身体,是属于“我”的;我拒绝任何不是“我”的东西。
对被赋予的身体性别、亲密关系、社会角色,统统不适应,要怎么办?
斩获文学界新人赏,女性视角细腻描摹如鲠在喉的内心独白。
——————————
【内容简介】
松井圆香,高二。
讨厌月经,也讨厌“女孩应该怎样”。
讨厌跟男生谈恋爱,也讨厌当“女校王子”。
讨厌代表,更讨厌被代表,
讨厌社交媒体,讨厌一切标签。
对被赋予的身体性别、亲密关系、社会角色,她统统不适应!
——————————
【编辑推荐】
? 讨厌他人的凝视,讨厌被轻易归类
她不想属于任何群体,也“不适应”任何标签
一部细腻又带有批评视角的当代文学创作:
在强调多元的时代下接受未定,在看似宽广的光谱中找到自我
她是女生,她很瘦,节食,但不是厌食症,只是希望月经不要来,因为她单纯地讨厌每个月的流血;
她是女生,交往了一个学姐女朋友,但她不认为自己是同性恋,她只是在寻找一个不可取代的人,无关性别;
她被女校的同学称为“王子”,但她很讨厌片面刻板的形象出现在社交媒体上,那些被提取的部分都不是完整的自己……
? 94年作者出道即闪耀,拿下2022年日本文学界新人赏,6人评委会全票通过!
亦入围第167回芥川赏
“我想为这个世界上某个角落的某个透明人说出她的心声。”
在谈论创作契机时,年森瑛说:
——我只是一边追逐着脑海中流动的画面,一边把它们写出来。
她的文字把不适应社会主流规范的少数派人群难以表达的内心生生雕刻成形,是从肉体到精神的双重回声。
? 文库本尺寸通勤书!
被蝴蝶结包裹的荆棘+被贴标签的红苹果,或许都曾是我们内心的情绪切片。
2024单向文学节年度设计师汐和操刀,封面插画——被蝴蝶结包裹的荆棘象征少女不适应一切的内心之刺,虽强烈但温柔;环衬——被贴标签的红苹果插画,亦处处体现着(假装)融入与排异情绪。
内文采用顺纹书纸,好翻不发黄。
105*148mm精装文库本,是你的通勤轻松读物,体会难以言表的细腻幽微。
——————————
【各界评价】
“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定义,活生生从肉体中淬炼出来的文字。”
——作家 青山七惠
“揭示了对少数派过于浅薄的描写的违和感,同时又对这种浅薄的展示进行了批评,这不正是当代文学所追求的吗?”——文学评论 东浩纪
“对于主人公而言,乃至对于小说本身,那种特别重要的东西,很难言语化的东西,作者借着故事的力量,创作了出来。”——小说家 村田沙耶香
“本作细致地刻画了无疑是只有生活在现代之人以及现代本身才会碰撞到的壁垒。”——小说家 金原瞳
这是一部讲少女的故事,一个可爱天真懵懂的高中少女。虽然是日本小说,里面也融合了很多当代元素,但是这种少女感却依旧可以突破文字,让人回想起自己曾经的青春时代。 《我,不适应》讲的是少女逐渐走出自己世界的故事。 被体重所困扰,被学校所困扰,认为家长不理解自己,有...
评分这是一部日本的清新的青春的短篇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关于一个中学生的青春琐碎的私小说。所讲述的内容应该是他亲身经历过的,也没必要去虚构一些这些十分日常化的,个人化的事情。有评论说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定义活生生从肉体中淬炼出来的文字,淬炼倒也未必,确凿的个人感受倒...
评分这是一部日本的清新的青春的短篇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关于一个中学生的青春琐碎的私小说。所讲述的内容应该是他亲身经历过的,也没必要去虚构一些这些十分日常化的,个人化的事情。有评论说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定义活生生从肉体中淬炼出来的文字,淬炼倒也未必,确凿的个人感受倒...
评分这是个会呼吸的故事,让我感觉好像在看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更精确地说是我在平行宇宙的另一种可能。 “我”在这里的意思是,试图跳脱社会划定的性别范畴而存在的人。 我说的是【性别】,不是【性取向】。 我个人把【sexual identity性向认同】 和 【gender identity性别认同】做...
“圆香所憧憬的依旧是无可替代的他者。”读到这句话的一瞬间我的心就被融化了,是了,这就是总是能写出我心中最隐秘想法的女作家。以前被朋友问到喜欢什么样的人,“温柔的?包容的?笑容很好看的?眼睛会发光的?”我脑子里很难形成这样一个贴满标签的人,唯独对一点格外坚定:我想寻找的是soulmate。 是《地球星人》里的“缔结了超脱婚姻关系”的同类,是《强风吹拂》里的王子嘴里“同频率翻阅漫画心跳也会重合的人”。 青春期的时候,我和圆香一样会偏执地将所有幻想都一股脑堆积在一个人身上;后来我也和圆香一样明白:灵魂的触碰只需要共鸣的一瞬,不用和一个人绑定,也无需地久天长,人与人的关系可以如此简单又如此深刻。
评分内容与篇幅、装帧同样轻薄的一本小书。能够理解那些看重自身独特性且希望得到尊重的人在被归类时的不适,但这本书的表现形式还是让我觉得十分粗浅,或许因为主人公是正值三观形成时期的高中生吧,从成年人的角度来看,她的很多忧虑还是带着自扰的成分。早在我发现自己的性取向复杂到一行写不完的时候,我就对hashtag失去兴趣了,贴标签说白了也是一种寻求归属的方式,关乎别人如何看待你,却不关乎自己如何看待自己。此外我还有个略微跑题的想法:就算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我们还是会给植物分类,作为数据工作者,如果分类不存在,我可能永远也没法在数据库里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分类并不是错误。人类社会中,我们反对分类更多是为了追求权利上的平等,但你的独特之处并不需要靠摆脱分类来得到证明。正确很重要,自洽也很重要。
评分日本高中女生的生活情感,和宇佐见铃的书写类似,题材上都聚焦于此。相对于国内的青春文学更写实。精装文库开本非常轻巧94年的日本青年作家
评分这是个会呼吸的故事,让我感觉好像在看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更精确地说是我在平行宇宙的另一种可能。“我”在这里的意思是,试图跳脱社会划定的性别范畴而存在的人。如果我们不是在谈论涉及生殖系统的事情(比如性取向、进哪个厕所、医疗),为什么非得把自己套进性别的系统中去呢?为什么我们看见一个人,首先就要描述ta的性别,而不是简单地说这是一个“人”?或者说,性别这个社会加诸个人的分类,有没有退出机制?(尤其是在不涉及生殖系统的领域;以及不涉及他人和社会、只涉及自己的领域?)年森瑛非常擅长抓取身体经历,并以让人高度共情和震撼的形式传达给读者。看ta写月经的身体体验,不仅会让我连连点头,确认彼此共同的身体体验——一种私密到完全限制于自己的身体之内、甚至难以传达给医生,却被她牢牢抓住和传递的体验。
评分故事中读高中女校的“我”,想要确认自己的存在,拒绝外界自以为是的对“我”的判断,却又渴望着一段独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不被定义的关系。停止的月经与无法说出口的确定性话语一样,流淌出来就是错误,是“我”对世界的屈服。直到真正发现了那语言的暧昧与交流的词不达意时,“我”与世界的紧张关系缓解了,世界似乎第一次不再以冷酷面目展示在“我”的面前,正像男子出现在女校,他者出现后的“我”找到了新的自我。疫情文学,好会写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