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1895年10月10日齣生於漳州平和阪仔,乳名和樂,名玉堂,後改為語堂。22歲獲得上海聖約翰大學學士學位,27歲獲得美國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碩士學位,29歲獲得德國萊比锡大學語言學博士學位,同年迴國,先後執教於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廈門大學和上海東吳大學。1936年後居住美國,此後主要用英文寫作。1966年定居颱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容任國際筆會副會長。1976年3月26日病逝於香港。葬於颱北陽明山故居。林語堂用英文創作和翻譯的一係列經典作品影響深遠,奠定瞭他在國際文壇上的重要地位。
林語堂的作品如同他的一生,孜孜地嚮世界解說中國,嚮祖國錶達赤忱。 作為用英語創作的一位中國作傢,他嚮西方介紹中國文化的係列作品影響深遠,被視作闡述東方思想的重要著述。 此次結集的“林語堂英文作品集”,除保留外研社曾齣版的《吾國與吾民》、《生活的藝術》、《浮生六記》和《京華煙雲》等代錶作品外,還收錄瞭《風聲鶴唳》、《老子的智慧》和《武則天傳》等十餘部頗具影響的原版著作。
書目說明之後的8頁左右,提供瞭林語堂及其傢人的珍貴照片。
林語堂受當時創作環境所限,對朝代稱謂與曆史紀元的劃定不統一(如稱清朝為Manchu Dynasty);且時無漢語拼音方案,專有名詞均適用威妥瑪拼音音譯。此外也能發現作者在解讀文化曆史和社會生活現象時的不足,如反映在民族關係的錶達上,稱少數民族為foreign blod,foreign race乃至以Chinese特指Han Chinese等。諸如此類,為不妨礙我們對文學和語言的鑒賞,在我們最大程度地保留作品原貌的同時,敬期讀者明辨。
这不是我第一次读林语堂先生的《吾国与吾民》,但很惭愧,这是我第一次认真读完林语堂先生的《吾国与吾民》。人生如茶,在辗转中日渐宁静,在沉浮中逐步归于平淡。历久弥新越陈越香的是人生的智慧和明达的心灵。 第一次读《吾国与吾民》在十年前。十年里,“我的日子...
評分能把英文译成半文言,而且语意流畅,真是令人好生佩服。我后来读了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翻译明显不如,“我抱着我的女孩”——该说“女儿”吧,原文应当是my little girl之类——都出来了。至于另一个《中国人》的白话版,就相距更远——但是我在这本80年代出版的简体版中...
評分十几岁的时候,自己买了一本散文集子,集百家之大成,现在看来也是少有的珍品,其中就有林语堂《中国人》的节选。 2000年,学林出版社推出《中国人》全译本,这大概是那一年文学界一大盛事了。我拿到手的是第二版,着实让我激动了许久。如果不是背负着让愤怒青年迸发民...
評分这一本书,堪称经典。也是自学心理学的必修书本之一。读时,需时刻提醒自己,这是一本写于1934年,出版于1935年的书。虽然历史久远,但对于中国人的详细描述,却是借鉴作用巨大。注意,此书的阅读对象是美国人!!!林语堂先生用英文写出来的。 通读下来,用了6天的时间。感觉...
評分與《生活的藝術》基本一緻
评分看的是電子書~
评分大師就是大師,洞見深刻,對中國人的好與壞善良與邪惡分析得鞭闢入裏,書本身質量也不錯。
评分都這麼多年瞭,周圍的事物發生巨大的變化,但國人的性格還是一樣啊
评分趴在新華書店的書架上看完瞭。 林語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