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生活

她的生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默音
出品人:
页数:356
译者:
出版时间:2025-3
价格:6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397759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女性
  • 成长
  • 情感
  • 生活
  • 现实
  • 家庭
  • 婚姻
  • 治愈
  • 小说
  • 当代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作家、译者 默音 全新中短篇小说集

♪比起描绘生活的无常,直抒人性的缺陷或许更现实

♪职场×家庭×友谊×未来 可视的空间和未知的世界,人都被情所困,人都为情所救

《她的生活》是默音全新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上海之夜》《彼岸之夏》《梦城》《竹本无心》《 柜中人》《舌中月》等六篇作品。她从文本、经验乃至其他地方拾取一个个“她”,写进小说的世界里。在默音笔下,主人公们从上海踱步东京,从未来走回千禧年,有人在青春的迷雾中一夜长大,有人在婚姻的泥潭里宛如婴孩……几乎每一个“她”都在面对不公、暴力和被丢下的命运,但好在拥有自由意志与爱之体验,千百种无常人生中多了一重确认。

本书是默音文学评论随笔集《笔的重量》姊妹篇。

·

《上海之夜》:写自己想写的,才是最佳的复仇。

《彼岸之夏》:在东京的霓虹灯下,寻找生活的出口。

《梦城》:生活就像脚本现成的视梦,大家都是演员,按部就班地完成。

《竹本无心》:回忆是一条河流,带你回到过去,看见真实的自己。

《柜中人》:青春的柜子里,藏着谁的秘密?

《舌中月》:当爱情远去,生活的真相逐渐浮现。

【名人推荐】

默音以匠人之心重返小说,也让小说成为和心性、技艺相关的个人心灵事业。“她”和“她”的生活,镜像却独立地存在。这种独立,是个性,也是语言和审美。复数的“她”,来自她的翻译,来自她写下的每一篇小说,更来自她日日相处的世界。

——评论家 何平

默音高度关注着渐渐年长、或还年轻的都市“文艺青年”们。他们曾云集新世纪前后,初识社交媒体、搭建科幻世界,再或学绘画,卖唱片,收藏旧纸堆里的字节,然而后来大多与文艺渐行渐远,因而不得不在冬日阳光下极目远眺,企图捕捉往昔漫游的痕迹。

矇昧而不必赋形的伤感,妥帖熨烫在默音所经历的时代的记忆深处。她站在某个宿命般的节点,在虚构与非虚构之间还原必然的微苦味道。

——作家 张怡微

默音身上,有一种和村上春树相似的自洽。她规律地写作、翻译,打算在小说凋零的时代继续当一个小说家。她有自己稳定的价值的锚,希望能不倚靠外界的评价体系存活。

——《人物》

作者简介

默音

小说家、译者。已出版小说《甲马》《星在深渊中》《一字六十春》《尾随者》等。译有《真幌站前多田便利屋》《雪的练习生》《京都的正常体温》《青梅竹马》《日日杂记》《富士日记》等多部日本文学作品。

目录信息

目录
·
上海之夜 001
彼岸之夏 061
梦城 117
竹本无心 181
柜中人 259
舌中月 311
代后记:重塑记忆之必要 344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有幸拿到了默音老师的首发 TO 签本,取到书之后的六天里,我以每日一篇的速度读完了这六则故事。这六则故事建构在六种全然不同的时空之中,它们分属过去与未来、现实与想象、存在与虚无,它们描摹个像与群像,探讨内核与表意,澄明宿命与意志。客观而言,它们的主题太过弥散,...  

评分

一口气读完默音老师的两本书——《笔的重量》和《她的生活》,颇有些酣畅淋漓之感。《她的生活》这本中短篇小说集中依然充满的不确定性,开放性结局无处不在。 《上海之夜》在最初就铺陈了龚清扬对乔一达的敌意与芥蒂。随着故事情节展开,我们终于在龚清扬讲述的研究生时期与“...  

评分

我也曾想过写小说,但只是想着,没有实实在在构思过小说主题、框架与人物,偶有写日常琐碎,却避不开流水账的影子。 我知道,小说不是谁都能写,却忍不住怀揣梦想的种子,不自觉地留意一些热门的作者或作品。 最近看的,就是默音的《她的生活》。因为看简介是聚焦女性的故事,...  

评分

距离上一本中短篇集《尾随者》的出版刚过一年,又出新书,难免给人“写得很快”的印象。实际上,这本集子的六篇小说涵盖我从2019年底到2023年秋天的创作,跨度将近四年,这么一来,又仿佛写得很慢。 还是谈谈两本书有什么不同吧。《尾随者》有一定的自我投射,当然,并非私小说...  

评分

一口气读完默音老师的两本书——《笔的重量》和《她的生活》,颇有些酣畅淋漓之感。《她的生活》这本中短篇小说集中依然充满的不确定性,开放性结局无处不在。 《上海之夜》在最初就铺陈了龚清扬对乔一达的敌意与芥蒂。随着故事情节展开,我们终于在龚清扬讲述的研究生时期与“...  

用户评价

评分

合上书页的时候,我有一刹那的恍神与迷茫。每个角色似乎都真诚地讲述着她的喜怒哀乐,面对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说辞,到底谁说的才是真相?亦或说,什么是真的,什么又是假的呢?是客观事实还是每个主体的主观感受?这不禁让我联想起作家三毛的那句话,“你对我的百般注解和识读,并不构成万分之一的我,却是一览无余的你,你对我的看法不过你的三观和你内心想法的映射,而不是我本来的样子,暴露的是你,不是我。”

评分

长评终于更完了,认真写完书评后再回头看,最爱的三篇应该是:《上海之夜》《彼岸之夏》《柜中人》。 《上海之夜》:从正式的晚宴来到街角的馄饨店,不张扬的夜色恰好与不宏大的对谈相配,注定了的当然无从改变,但我们仍有一些微小的有力的闪着光的意志,如清风徐来,它照亮了我们身上最平静最寻常的部分。 《彼岸之夏》:对底层的描摹让我反复想起《你的夏天还好吗?》,但与金爱烂相比,默音的文本更平静更柔韧,故事里的女性并没有在沉浮之中丧失本我,她们始终走在自己策定的大道上,如同那些短小的俳句,每个音节都是对逼仄生活的顽强抗争。 《柜中人》:少年的成长并非都是一路喧哗,更多时刻是在静默中拔节向上。直到多年后,我们再次打开这封记忆的暗柜,那些“成人世界被庸常掩盖的神秘”依然清晰可见,“没有出口的孤寂”依然涌动其中。

评分

最喜欢后两个故事,生活与记忆的重塑,形成了独特的柜中人和舌中月。两个关于日本的故事,可能是因为翻译的问题,读起来总有些闷热。很喜欢默音老师在后记里说的,小说的不完美的讲述形式,是在试图打捞和重塑一些记忆,那我不了解的角落,也许是默音老师记忆的集合体吧。

评分

很喜欢《彼岸之夏》和《上海之夜》。这次阅读还让我想清楚了一个问题,就是我到底应该怀着什么样的期待读与我生活在同时代的作者的作品。之前我还没有意识到自己除了侦探小说以外跳过了大部分创作于20世纪的小说,直接从18、19世纪过渡到21世纪会产生一些不适应,这让我总是期待得到一些同时代作品根本不可能带给我的阅读反馈,在读到《舌中月》这一情节并不复杂、物理意义上的时间跨度也并不长但是又很细腻的篇章时候突然明白自己应该换种期待去读当下的小说(๑˘ ˘๑)

评分

很喜欢《彼岸之夏》和《上海之夜》。这次阅读还让我想清楚了一个问题,就是我到底应该怀着什么样的期待读与我生活在同时代的作者的作品。之前我还没有意识到自己除了侦探小说以外跳过了大部分创作于20世纪的小说,直接从18、19世纪过渡到21世纪会产生一些不适应,这让我总是期待得到一些同时代作品根本不可能带给我的阅读反馈,在读到《舌中月》这一情节并不复杂、物理意义上的时间跨度也并不长但是又很细腻的篇章时候突然明白自己应该换种期待去读当下的小说(๑˘ ˘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